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人均40+抢着买!餐饮的下一个网红品类出现了?

  4、日销售额上万,有品牌开出40多家店

  从入局的玩家来看,目前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以岛姜家为主的老玩家,其成立于2005年,目前已覆盖青岛、北京、烟台、威海、沈阳等地区;另一派则是吉屋出猪这类成立不久的新晋品牌。

  目前除多数品牌门店数量在20家以下外,像岛姜家、吉屋出猪均开出超40家门店,品牌效应已凸显。

  而从业绩上看,无论在北京、上海,这些脂渣店摊位前都出现了排队试吃购买的景象。吉屋出猪河南首店的负责人曾表示,大卫城首店日销售额在2万左右。

  脂渣,会成为下一个“脆皮五花肉”吗?

  《万店盈利》的作者曾精准总结,“坐着吃的不如站着吃的,站着吃的不如走着吃的”。

  最近几年,小而美的档口小吃攻占街边,成为中国餐饮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但细数下来,折戟成沙的同样不在少数。从脆皮五花肉、掉渣饼到脏脏包,它们均在短时间爆火后走向熄火。

  那么,这批脂渣专营店是否会重蹈脆皮五花肉覆辙,还是成为小吃界新晋黑马?

  1、童年味蕾记忆,拥有庞大客群基础,能够快速复制

  一个品类发展最大的捷径,是先天就拥有广大的受众根基。

  亲爱的锅包YOU创始人计云思就曾提过,之所以选择把锅包肉小吃化,除了锅包肉自身模式百搭外,还在于东北有大量的原点人群,不用去做市场教育。

  脂渣同样如此,从青岛脂渣、贵州脆哨到温州香酥肉、东北的油滋了,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猪油渣的味蕾记忆。

  因此,比起脆皮五花肉等“新造品类”需要一点点教育市场、培育消费意识,这批“脂渣专营店”从面市起就能唤醒“怀旧情节”,拥有强大的客群基础。

  与此同时,轻运营模式也带来了规模化的可能。20平左右的档口小店,不仅降低开店的面积要求,且操作简单,基本两三名员工就能完成“切肉-炸制-称重”的全过程,加上猪肉食材相对稳定,能够短时间实现规模化复制,为快速扩张提供可能。

  以吉屋出猪为例,仅用1年时间品牌就扩张至40余家门店。

  2、但性价比低,口味难形成长期复购,注定是一阵风

  从目前脂渣专营店模式来看,大部分品牌锁定的休闲小吃零食赛道。

  但如果按休闲小吃来看,相较于炸串、鸡架、臭豆腐这些品类10-20元的市场主流价格带,脂渣人均30元的价格,基本超过了大众小吃的常规预算,整体性价比较低。

  这样一来,一旦顾客过了新鲜劲儿,很难愿意再为此买单,难以形成长期复购。

  另外,脂渣的产品属性也对消费场景有所限制。从口感上来说,脂渣高度依赖“趁热食用”,凉透后容易油腻的特点让它基本只能作为即食类产品存在,很难切入非即食场景。而在社交平台上我们也发现,很多把脂渣购买回家的顾客,都会经历空气炸锅复炸的“二次工序”,很难成为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

  同时,脂渣产品在味型上也没能形成成瘾性优势,过多食用后反而容易油腻,这样的产品属性也决定了它难以成为日常消费品,最终只能成为一阵风式的流行品类。

  总结:

  从过去餐桌上的“配角”到如今蜕变成“主角”,脂渣们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袭战。

  然而当新鲜感褪去,高客单价的消费门槛以及单一的产品结构,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让作为休闲小吃赛道新选手的脂渣,或重蹈脆皮五花肉们的结局,难以打破“速红即速朽”的魔咒。

  你看好脂渣专营店的未来吗?

  来源:职业餐饮网 三水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