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三水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又火了一批摆摊的小餐饮人!
景德镇“鸡排哥”日均接待超5000名游客,直接带动当地旅游搜索量暴涨300%;河南济源“炒粉哥”的摊位前排起百米长队,一夜之间,他从默默颠勺的摊主变成全网关注的焦点……
如今,餐饮界的“造神”故事正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上演,流量周期从过去“一年一爆”的慢节奏,加速至“一月多爆”的快闪模式。
面对突然一夜爆红,那些站在流量风口小餐饮人们,也淡定了不少,从手足无措到坦然面对……
鸡排哥、炒粉哥火了!
又一批餐饮小贩走上流量的风口
眼下,卷出圈已经成为一批餐饮人的新追求。
社交平台上,好利来二公子罗成、比格比萨创始人赵志强、朱光玉联合创始人李扬等亲自下场打造个人IP,主动向“红”靠拢;一些餐饮品牌官方账号也逐渐活跃在各评论区。
但除了这些自带“行业光环”的餐饮人,那些守着一口锅、一辆推车的平凡小摊,在网络浪潮之下,也意外获得了被流量“选中” 的机会。
景德镇的“鸡排哥”、河南济源的“炒粉哥”,就是这样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1、8天涨粉40万,鸡排哥一夜爆火
“鸡排哥”李俊永从1996年摆摊,如今已近30年。
过去5年,学校周边是他的“主战场”:每天清晨六点,他推着一辆三轮车、一口锅出摊,早上卖肉夹馍,中午起转卖炸鸡排,直到晚上10点收摊,一天干16 个小时。
即便是一个普通小摊,他也有自己的“规矩”:四点半不接散客、卖给学生比路人少1块钱、卖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这份独特让他在当地小有名气。
但真正让他走红的,还是他真诚的服务和超高的情绪价值,“你可以拒绝我,但是你不能拒绝美味”“希望你给我一次为你服务的机会”等经典语录频频出圈。
短时间内,“鸡排哥”视频平台粉丝数超过94万,仅国庆8天假期就涨粉超40万,“6块钱鸡排吃出600元服务体验”的价值感,更吸引了大批顾客专程到摊打卡。
2、放弃黄金时段上门服务,炒粉哥意外出圈
河南济源“炒粉哥”的走红同样意外。
去年,尧仔炒粉搬到御驾小吃街,每天下午6点多老板“炒粉哥”准时出摊,一直营业到凌晨5点。偶尔,他也在抖音平台上分享炒粉日常,但更新频率较低,且粉丝量寥寥无几。
直到知名博主“发癫吧,后浪!”为让车祸出院的好友小米吃上心心念念的尧仔炒粉,请求老板上门制作,老板放弃黄金时段的客流,骑着电三轮载着孩子上门,老板也因这份真挚、热情引发共鸣。
截至目前,该视频收获超420万点赞,近100万转发。视频发布后,有顾客让老板“好好休息,有一场硬仗要打”,老板直言“我感觉没那么夸张”。话音刚落不足24小时,摊位前就已排起长队,甚至有人专门坐9小时车前来。
而在社交平台上,他的账号也在几天内涨粉上万。
走红逻辑变了:
出圈不仅仅靠好吃便宜,爆火进入“快闪”模式
流量时代,餐饮行业从来不缺“网红”:
2020年,因容貌酷似周杰伦,河北煎饼摊主“粥饼伦”在网络走红;
2023年,“鹅腿阿姨”被清华、北大、人大学子捧红,成为全网关注的“顶流”;
2025年,“鸡排哥”“炒粉哥”先后走向爆火,在各地掀起新一轮打卡热潮……
然而,在此起彼伏的流量浪潮中,餐饮走红的底层逻辑也正悄然改变。
1、走红逻辑转向,从“量大实惠”到“情绪价值”
过去的餐饮网红,大多贴着“实惠”“良心”的标签。
河南“拉面哥”因为3元一碗拉面,连续15年不涨价一夜爆火;武汉“糖水爷爷”凭借一两元低价与免费续杯糖水打动人心,意外走红;南京阿姨也因10元手冲咖啡里放三条咖啡被赞性价比之王,吸引人排队打卡……他们无一例外满足了公众对“物美价廉”的传统期间。
而如今,新一代餐饮网红的爆火逻辑已经悄然转向,从产品本身,跃升至“情绪价值”。
鸡排哥卖的不仅是鸡排,更是“6块钱吃出600元服务体验”的情绪溢价;炒粉哥打动人的不全是炒粉,而是“宁愿放弃生意也要上门服务”的热心与真诚;“军火烧饼”之所以能够出圈,靠的是给小学生带来快乐的创意造型……
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情绪已成为最畅销的“商品”。 谁能制造共鸣、创造快乐、抚慰焦虑,谁就拥有在流量赛道上被优先看见的机会。
2、迭代加速,网红周期已缩短至3个月
“在未来,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