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激进扩张、巨额债务压力、创始人过于高调、楼盘烂尾等负面消息缠身的泰禾集团,再次引发投资者及公众的担忧。
2月1日,泰禾集团(000732.SZ)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函,要求其说明2020年仅有零星项目交付结转收入、债务重组及重大诉讼、仲裁等事项的具体进展,负债或潜在损失对公司2020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
此前,泰禾集团公告,公司在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7亿元至55.2亿元,而2019年同期则盈利4.66亿元,同比减少994.85%-1283.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32.63亿元至46.1亿元,营业收入35.17亿元至46.52亿元,2019年同期为236.2亿元。
业绩大幅缩水下,泰禾集团一直存在的债务压力愈发凸显。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020年9月30日,泰禾集团的总负债已经逼近2000亿,达到1973.75亿。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泰禾集团对已到期尚未还款的借款计提了约8亿元的违约金损失。而此前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0月23日,公司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487.10亿元,尚未支付的利息为64.76亿元。
曾经在业内颇为高调的泰禾创始人黄其森,去年以来,曾多次收到法院的限制消费令。此外,泰禾集团控股股东前泰禾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权,也已被法院司法冻结。
近期,泰禾集团再度卷入逾40亿的诉讼中。截至2021年1月4日,公司涉及诉讼、仲裁事项共计300余起,涉及金额超过70亿元。
截至2月2日,泰禾集团总市值只剩下65.71亿元,比2018年3月的高点蒸发近90%。
预亏超40亿再收问询函
1月29日,泰禾集团公告,公司在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1.7亿元至55.2亿元,而2019年同期则盈利4.66亿元,同比减少994.85%-1283.4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32.63亿元至46.1亿元,营业收入35.17亿元至46.52亿元,2019年同期为236.2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泰禾集团称,2020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排期的影响,无集中交付的地产项目,仅有零星项目交付结转收入,造成收入较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相应的营业利润大幅减少。
另外,公司对部分出现减值迹象的房地产项目适当的计提了存货减值准备,导致营业利润减少;2020年度投资收益较2019年度大幅减少。
2019年度泰禾通过转让项目股权形式与合作方共同开发,累计减少并表项目21个,由此确认相关投资收益12.77亿元,而2020年度投资收益主要由公司持有的合联营企业投资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产生,金额较小;结合目前债务重组进程,公司对已到期尚未还款的借款违约金计提了约为8亿元的违约金损失,该损失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实际上,进入2020年以来,这家曾经千亿级的地产公司不断爆出各种危机,其2020年前三季度实际亏损已经超过了预期,净利润为亏损19.73亿元。
另泰禾集团曾在发布2020年第三季报时表示,截至10月24日,其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增至487.10亿元,尚未支付的利息为64.76亿元。此外,其还因子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而被列为被执行人。
早在2019因年度业绩预告与其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泰禾集团及其董事黄其森、前CFO姜明群、财务总监王伟华曾在2020年9月遭到监管处罚。
泰禾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黄其森也曾多次收到法院的限制消费令。此外,泰禾集团控股股东前泰禾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全部股权,也已被法院司法冻结。换句话说,该部分股权无法转让、变更。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泰禾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