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现金流
一边是日益趋紧的资金流入,一边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出,蓝盾股份的资金状况可想而知。
10月24日,蓝盾股份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的公告》。根据质押公告,截至2018年10月19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柯宗庆及柯宗贵分别持有上市公司1.78亿股和1.79亿股股份,分别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5.14%和15.23%。目前,柯宗庆和柯宗贵累计质押的股份数分别为1.61亿股和1.56亿股,分别占其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90.69%和87.29%,合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7.03%。
实际控制人资金紧张,上市公司本身也好不到哪儿去。根据现金流量表,2015-2017年,蓝盾股份实现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11亿元、3.43亿元和2535万元。同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金额分别为1.19亿元、3.23亿元和4.14亿元。2017年,蓝盾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存有3.89亿元的差距。
同时,现金流量表还显示,2015-2017年,蓝盾股份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48亿元、-7.03亿元和-11.79亿元。
经统计,自上市以来,蓝盾股份仅因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金额累计超过18亿元,如果再加上公司为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公司累计对外投资超过25亿元。而同期,蓝盾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仅有6亿元。
自身缺乏“造血”能力,蓝盾股份自然频频向市场伸手。Wind显示,自上市以来,蓝盾股份累计募集资金66.14亿元,其中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等方式累计融资37亿元。
另外,蓝盾股份还通过借款间接融资29.07亿元。根据年报数据,2015-2017年,蓝盾股份有息负债分别为5.3亿元、15.86亿元和24.93亿元,而货币资金分别为5.27亿元、20.93亿元和16.67亿元。
受此影响,蓝盾股份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均是连年攀升。2015-2017年,蓝盾股份的财务费用分别为2488万元、6906万元和1.21亿元。
2018年上半年,蓝盾股份财务费用为6765万元,同比增长12.97%;期末负债余额达到42.7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33%。其中,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长期借款余额分别为17.99亿元、4.38亿元、7.62亿元,即有息负债合计29.99亿元。另外,公司还存在为子公司的累计担保21.7亿元。而目前,蓝盾股份的账面货币资金仅剩6.2亿元。
为此,深交所要求蓝盾股份说明期末负债的构成情况,包括借款方、借款金额、资金用途、借款到期日、是否提供担保,并要求公司结合资产状况、在手订单情况、预计经营现金流入流出情况等,说明公司是否存在偿债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从上市之初的默默无闻到此后的大开大合,蓝盾股份的一系列转变和运作手法总让人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微信公众号天下公司 王东岳/文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搜索更多: 蓝盾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