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内普遍认为,爆款的定义正从全民追捧,变成精准匹配细分人群。陈富桥表示:“过去一个产品可以‘通吃’全年龄段,现在则更聚焦特定人群,比如‘羽衣甘蓝牛油果果昔’瞄准有健身需求的人群,‘桃胶素颜水’‘黑枸杞精华水’回应城市白领的期待等。”
靠“特色”突围
茶饮品牌已经很难在新品、小料上找到新突破,一些头部品牌开始热衷在业态上“做加法”。
不少品牌正从“茶饮”向“餐饮”延伸,发展全时段产品生态。比如奈雪的茶、乐乐茶、喜茶等纷纷推出烘焙、轻食,这些产品和茶饮搭配,覆盖早餐、午餐、下午茶场景。
茶颜悦色也是布局较早的品牌之一。顾客能在线下门店购买到茶包、零食、文创等,方便打卡分享。此外,品牌也入驻了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零食成重要营收来源。
“这种场景创新能增强品牌与用户的连接,也从需求端降低了同质化模仿的影响。”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业态,部分品牌还着力升级核心产品、优化供应链。例如,蜜雪冰城建立了高度数字化的端到端供应链体系,核心饮品食材能100%自主生产。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透露,凭借供应链优势,2023年同质量的奶粉、柠檬采购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0%、20%以上,为性价比产品提供了空间。
一批新生代品牌并不急于大规模出省开店,反而凭“在地化”走出独特路线。
比如,成立20多年的贵州本土品牌去茶山专注本地特色,刺梨普洱茶、小吃冰浆等产品满是贵州风味,直到近年才迈出西南,进入深圳、上海。
在广西南宁,阿嬷手作选择水牛奶、六堡镇茶叶和荔浦芋头等本地原料做产品,塑造鲜明的品牌特色。2025年北京首店一开,就引来排队热潮。
“相比全国连锁的标准化口味,在地化的‘烟火气’更打动人。”陈富桥认为,这对中小品牌来说也更务实。
“‘小而美’的在地化模式辨识度高,消费者对产品有清晰认知,但企业要想清楚,是做全国性大品牌,还是安心做好区域市场。”王洪涛补充道。
近年的消费热点中,“情绪”成了企业的重要考量。年轻人选茶饮,也越来越看重情绪价值。
大钲资本董事总经理陈伟豪分析道:“瑞幸咖啡通过便捷的门店交付体系、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连接,月均交易客户数不断创历史新高;霸王茶姬凭借东方美学定位和场景化营销,收获了众多用户和口碑。这些都是情绪价值的力量。”
茉莉奶白相关负责人认为,茶饮创新的未来在于“价值创新”。“消费者不只看产品好不好喝,更在意品牌背后的文化和情感。比如结合季节与地域文化,开发主题周边产品,既能拉近距离,也能让传统茶文化有新活力。”
“现在的创新不能只靠一个‘爆款口味’,而要做成系统性创新。”陈富桥认为,只有供应链、产品线、品牌叙事和营销体系联动,才能把创新变成长久能力,而不是一次性的热闹。
来源:新华网 策划:万方 主笔:闫雨昕 赵宇娇 郭良 钱琪莹 参与报道:李楠 任禹西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