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把握菜品设计“小心机”,
让顾客心甘情愿多花钱
对上述三类菜品“排兵布阵”后,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份菜单的血肉,但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一些小细节,才能真正让顾客心甘情愿多花钱。
1.组合销售,用“黄金搭档”提升客单价
菜单组合中常见的黄金CP法则是,将爆款+利润款进行捆绑销售。如费大厨的辣椒炒肉配柠檬茶,看似只是随意搭在一起,其实背后有精心设计。
费大厨的辣椒炒肉是餐厅的爆款产品,一份定价68元,看似价格不低,但由于选用的是高品质的黑土猪肉,搭配猪肉现切、大厨现炒的明档操作模式,食材成本和人工成本都相对较高,因此毛利空间其实不算太大。
但是配合高毛利的柠檬茶进行捆绑销售,既能解辣,提升菜品的丰富度。同时,一杯19元的柠檬茶成本仅3-4元,与辣椒炒肉结合而成的套餐利润会明显得到提升。
2.巧用符号或数据,让产品贵得合理
通过使用一些符号或数据,要让消费者感觉贵得合理、买得值得。
例如分量模糊化。原来的一份菜标准份定价如果是30元,那就换成“家庭分享装”,多收10元,实际只增加20%的分量。
还可以进行附加值包装,比如给普通饮品加上“手工现榨”、“无糖定制”,将一款辣椒炒肉打上“湘菜大师现炒”等标签,都能瞬间提升菜品的价值感。
还有用符号代替文字,比如点赞图标、爆款标签、店主推荐、限量发售等,会比文字更容易吸引眼球。
此外,用量化的数字体现稀缺感,也是一种好方法。比如同样是限量供应的菜品,与其写“限量供应”,不如写“每日仅限20份”。 数字越具体,顾客的紧迫感就越强,下单率自然也就越高。
3.诱人的菜品图,胜过千言万语
善于利用图片,也能大大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尤其是一些川菜、湘菜等成瘾性强的菜品,用图片直观展示,能大大刺激食欲,减少顾客的决策时间,让他们更快下单。
另外,在记忆方面,图像也远比文字更有优势,一幅诱人的菜品图,往往会更容易加深菜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
03.
定期更新迭代,
菜单要像一个“活地图”
值得注意的是,一成不变的菜单会让顾客产生审美疲劳,甚至影响复购。所以,菜单应该像一个“活地图”,随着市场变化、季节更替、顾客反馈不断优化调整。
1.数据驱动,建立淘汰机制
每个月都要对菜单进行一次数据复盘,看看哪些菜卖得好,哪些菜没人点,对一些指标不达标的菜品要及时下架。比如,点单率低于5%、毛利低于30%的菜品,要果断下架。
另外,还要关注顾客的真实评价。比如社交平台上的差评,门店服务员收集的意见,外卖平台上的评论等等,这些都是优化菜单的重要参考。
2.季节性更迭,强化时令菜
可以跟着节气变化,更换菜单。比如,夏天来了,就多上一些清爽解腻的凉菜、冰饮等类产品;冬天到了,推出滋补养生的热汤、炖菜等。这样既能迎合市场需求,又能提升顾客满意度。
3.结合节日营销,打造主题菜单
节假日是提升客流的好机会,提前设计好主题菜单,能有效营造氛围,吸引顾客到店消费。比如:情人节推情侣双人套餐;中秋节上新“团圆家宴”;圣诞节主打应景甜品+限定饮品……
这样的菜单调整不仅能提升销量,还能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粘性。
结语
菜单,从来不只是“点菜的清单”。
一张好菜单,不仅能留住顾客的心,还能抓住他们的钱包。而那些还在盲目堆砌菜品、忽略菜单设计的餐厅,也许正在悄悄流失本该属于自己的利润。所以,请别再小看那一张薄薄的菜单了。
来源:红餐网 陈江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