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美食小吃街里的摊位:
“赚钱,但要看你要赚多少。”
5月初,在北京通州的一条夜市街上,不到7点,人群涌入四周灯火、烟火缭绕的摊铺中,举着竹筒粽子、撕扯着钵钵鸡,左右观望着下一家吃什么。
一条街以餐饮类店铺为主,夹杂着几家手机维修、贴膜店、服装店和酒类经销店。每个店铺门前或两侧至少有一个外摆的小摊位,有的店铺甚至有两个,卖各类小吃。
餐饮类门店会外摆自家摊位,非餐饮类店铺将门口的位置租出去。
在附近商圈的人流量加持下,工作日每天下午四点人流量增多,成为本地人熟知的小吃美食街。
“我们中午2点出摊儿,人就开始多起来了,一直到晚上10点多,周末人更多,走不动道儿。”售卖东北大饭包的大哥闲下来和内参君聊,时不时用胳膊揉一下眼睛,8点半,大哥的双眼带着倦意。
东北卷饼和大包饭的小推车停在某连锁大鸡排门店的左侧,摊位月租金6000元,按天来算的话就是200元一天,忙着打包卷饼的大哥对内参说,这个摊位是二楼贴锅鸡老板租下来的,二楼生意没有一楼夜市的好,一天能卖3000多元,周末人多生意更好。
一个卷饼10元,一个大饭包15元,营业8-9个小时,300个人购买就可以达到这个营业额。
“可以赚钱,能回本,但你说赚多少算多得自己看”,老板娘一边往饼里塞土豆丝一边说。
在街里,想要租一个摊位需要和后面门店负责人协商具体的收费情况。
“我们门前租出去两个摊位,按月租,一天200元,一个摊一个月收6000元。”一家韩式女装店的老板坐在门口刷着手机说,租出去的摊位会阻挡门店的客源影响生意,但是整条街都沉浸在夜市美食的氛围中,租出去也可以获得收益。
同样,街口的盐酥鸡炸货店门口也外摆了两个摊位,一个是自己的现炸鸡货摊,另一个租给一个卖冰粉的阿姨。
“我们自己的一个摊,还有一个一天150块,一个月收4-5千(元)吧。”炸鸡店老板无奈笑笑说,这条街大家都往出摆,租给别人肯定会挡后面自己店铺生意,但也没办法。
对于这种“从众”的心理也有叛逆的店主,一家拉面店门口空空的,店里也空空的,仿佛和这条街两个世界。不摆摊,却没了生意......
城管和商圈物业巡逻式管理,会抽查。正宗四川麻辣冷串摊位后面戴着厨师高帽的摊主和戴着“执法人员”袖套的人聊起来了。
“会有物业管理人员每天来查,一般会和后面的店主核实门前的摊位是否合规经营,城管偶尔抽查摊位是否具有健康证和食品安全卫生许可证。”韩国女装店老板说。
端着洗脸盆放在小桌子上的摊主吆喝来了一群人抢购筐里的新鲜油桃,半小时不到盆已经见底。他站在夜市街口,没有摊位费,物业管理人员离他很远的时候他已经卖完一盆了。
当然,蹭摊位的毕竟只是少数,合规的地点,成熟的市场去摆摊,拥有稳定的客流是上策。
小结
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政策的放开,今年的地摊或许会迎来爆炸式增长。
“一个小区门口,6家淀粉肠”,当摆摊渐渐的成为红海,整个群体开始内卷。虽然看起来门槛低,但从如何选肠的品牌到如何开好花刀、煎得香,都有了更多讲究。
虽然有很多餐饮小白涌入,但内参君接触到的地摊老手,凭借对于市场的了解,可以做到出摊即营收,生意并未受到多少影响。
但面对红海,餐饮小白想要在炎热的夏日入场须做好前期准备,要清楚并创造出属于自己摊位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抓住时机赚钱,而不仅仅是“体验生活”。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严瑾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