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速溶与现磨,终有一战?
纵观咖啡市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无论是速溶咖啡还是现磨咖啡,基本都是围绕“价格高、品质低、不方便”这些传统痛点来创新迭代。
“速溶咖啡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利性,但随着现磨咖啡品牌的数字化加深,外卖配送行业的发展,二者的差距正在缩小。”林岳分析称,在性价比、品质、便利性这几个主要方面,现磨咖啡正在不断缩小与速溶咖啡的差距。
数据层面上,红餐网出版的《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指出,虽然目前速溶咖啡仍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咖啡文化的逐步渗透及供给端连锁咖啡品牌的发展,现磨咖啡的市场占比正在不断攀升。

△图片来源:红餐大数据
红餐品牌研究院整理数据显示,与2017年相比,2020年国内现磨咖啡市场占比上升21.5个百分点,达到36.5%。 以此趋势来看,我国现磨咖啡市场正在快速扩容,2021年现磨咖啡的市场占比达到了40%,2022年现磨咖啡的市场占比有望继续攀升。
诸多信息均意味着,虽然当下两大品类的直接竞争关系还不明显,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二者似乎仍免不了互相渗透与拼杀。
这样的竞赛其实早已开始。不妨先看看在线下大量铺设门店,数量超越星巴克的瑞幸,其产品矩阵同样早已覆盖了速溶咖啡市场,挂耳、速溶、咖啡液等等细分产品一应俱全。
同样主打线下门店路径的Manner coffee,也在速溶咖啡市场上不断扩张,其天猫旗舰店中的产品类别,同样覆盖了挂耳、速溶、咖啡液等速溶咖啡品类。
再来看看另一边,速溶咖啡品牌们同样也在进军线下。
早在2021年9月,三顿半就在上海开出了首家线下概念店,永璞咖啡的全国首家线下门店也于2022年7月开业。
三顿半创始人吴骏曾向媒体表示,线下渠道将会是三顿半品牌传播的重要承载渠道,此前积累的线上用户群体,也将形成线下扩张的流量优势。
而永璞咖啡的线下门店除了销售咖啡,也销售饮料、面包甜点等等,这也被认为有利于品牌扩充产品生态,提升与用户之间的销售触点。
“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必然会成为主流,单一模式很难长久。”林岳对红餐网分析称,单靠线上或线下,会让咖啡品牌缺少一部分用户触点,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
王振东则表示,速溶咖啡的线下扩张并不是像瑞幸、星巴克一样的规模化逻辑,而是主要为其品牌的推广和体验服务。
他指出,线上流量红利的走弱,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热情下滑等因素,让速溶咖啡品牌不得不在线下寻找新的连接口,不断延长品牌的生命周期,避免走向昙花一现般的网红式结局。
当然,走向线下的挑战也不小,如何做好营销、运营,把控租金、人工成本,提升抗风险能力等,都是速溶咖啡品牌开线下店必须直面并解决的问题。
而市场也早已出现了失败者。
成立于2019年的速溶咖啡品牌时萃SECRE,曾靠着主打的甜甜圈挂耳咖啡爆卖千万杯而迅速崛起,短短两年便完成了5轮融资,一时风光无二。
然而,时萃SECRE也正是倒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故事上。2020年,时萃SECRE在深圳开出首家线下店时,其创始人范若愚对媒体表示后续将逐步入深圳、广州、佛山、无锡等一、二线城市,2020年至少开出30家门店。

△图片来源:美团平台搜索结果
时过境迁,2022年11月,时萃SECRE线下门店大规模关闭,线上渠道也基本停止运营的消息迅速传遍市场。
不懂线下运营,门店成本过高,市场逐渐成为红海,资本退潮的连锁反应等因素,是外界普遍对时萃SECRE败局给出的解读。这一场败局,也必然会给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的后来者们以警示。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