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上,有很多消费者对这种形式很“买账”,不加一滴水、真茶真奶,给人留下一种“真材实料看得见”的印象,认为自己喝到的是一杯放心的、健康的奶茶。
这两年,“手作”概念备受关注,把操作台搬到消费者眼前,也能成为一个卖点。
3、焦香、浓郁,“煲”出来的奶茶风味也很足
我去社交平台翻了很多笔记,发现消费者普遍反馈很好喝,焦香风味很浓;裕莲茶楼的锅煮奶茶也因为好喝,每天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罐罐煮的奶茶,为什么这么好喝?Sevenbus产品负责人邵盛楠分析,罐罐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瓦煲一类容器加热慢、散热慢、保温好,用来煮茶叶、牛奶,受火更均匀,更全面。
用牛奶慢慢煮制茶叶,甘香味会逐渐释放出来,煲出的奶茶香滑浓郁,这是普通家用不锈钢锅不可以比拟的。
另外,红枣、枸杞、花瓣这些都是奶茶辅料加分选项,红枣干枸杞越煲越香浓,玫瑰花香加热浸泡后花香也让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裕莲茶楼店主也告诉我,现煮奶茶的确表现出更加浓郁的口感,焦香、烤香感也更重,很受顾客喜爱,能成为一款产品的卖点。
03
这是个不错的引流产品
但要注意3个问题
目前,“罐罐奶茶”已经被应用到餐饮店中,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罐罐奶茶类似的产品。
澳门世记咖啡的瓦煲咖啡,裕莲茶楼的锅煮奶茶,都或多或少地展现出出罐罐奶茶的一些特质。我所接触到的这些案例中,店主都十分肯定罐罐奶茶的引流作用。
无锡上述火锅店店主告诉我,这个产品能在门店制造一些新鲜感,年轻人都很喜欢,而且放在店门口,摆摊成本也不高。
整体看来,“罐罐奶茶”是一款友好型引流产品,但它也有3个绕不过的问题:
对外展示、原料裸露,有食安风险
目前,罐罐奶茶基本都是户外摆摊的形式,原料都裸露在外,需要特别留意异物、飞虫等食安问题。
裕莲茶楼在刚推出锅煮奶茶时,也曾对外展示锅煮过程,但考虑到消费者近距离围观有异物掉落的风险,所以转到操作间进行制作。
一罐一杯,需要考虑出品稳定性
罐罐奶茶基本是一罐一杯,加料的多少、烤茶的时间,都会影响口感。
邵盛楠提供了标准化操作的思路:可以按照“预制菜”的逻辑来做,大致分为后厨预制、前区操作两个步骤。
大瓦罐后厨预制茶汤,高浓度茶汤煮制完成后过滤至前区操作台;前区小瓦罐进行单杯融合,定量调味和风味辅料,加热融合后出杯。
裕莲茶楼也是类似做法,后厨煮茶、煮奶,冷却后根据消费者需求调配糖量、冰量。
一罐15分钟,用小锅煮,出杯量不大
罐罐奶茶煮一罐大概需要10~15分钟,引到门店还需要考虑出杯量的问题;裕莲茶楼也考虑到这一点,在对外展示操作的时候,只用小锅煮奶茶,出杯量跟不上,就挪到操作间用大锅煮奶茶了。
但这也不完全是一个“问题”,裕莲茶楼店主告诉我,从另一个角度看,每天供不应求,也能更好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也算是一种天然的“饥饿营销”。
结语
从竹筒奶茶到罐罐奶茶,今年,市面上的创意玩法层出不穷,几乎每一个都能在年轻人中引发一波热潮。
虽然曾有店主坦言,现在年轻主流消费者忠诚度都很低,但我们仍然鼓励门店去关注年轻人的“心血来潮”。
用放松的心态面对年轻人的变化,或许是当下新茶饮的一个解题思路。
来源:咖门 徐冉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