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旖旎
这个“复苏”的春天,餐饮迎来了新宠儿——“竹筒奶茶”。
从北京到杭州、南京、上海……乃至全国,它都成了打卡标配。
而为了蹭一波潮流红利,很多入局者涌入,竹筒奶茶店开始疯狂野蛮生长,据说700米的长街就有10多家店。
这不禁让职餐记者想起前几年的风靡的“脆皮五花肉”,当时在短视频和新奇特的烘托下爆火,新品牌和门店也一下子如潮水般涌入。
但近两年却鲜少看到它的身影,大多数品牌销声匿迹,关门大吉。
那如今的“竹筒奶茶”是否会重走脆皮五花肉的老路,只是割一波韭菜就凉凉?
而短暂爆火的创意,又能否做成餐饮长线生意?
01
前有脆皮五花肉,后有竹筒奶茶
终是爆火后的“昙花一现”
在餐饮业,每年都有爆火的“新物种”出现。
不仅在各大社交平台疯狂传播、爆火,各大品牌门店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席卷全国。
但这种火爆的形式并不能延续太久,反而如电光火石、稍纵即逝。
而很多餐饮老板也被红火的表象所吸引,惹得一批创业者被“割韭菜”。
1、700米长街10家店,人均35元的“竹筒奶茶”爆火
无论是小红书、各大短视频平台,还是全国各个城市的景区景点,竹筒奶茶都成了霸屏的“宠儿”。
北京、上海、苏州、南京、宁波、厦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竹筒”风。
长白山的天池、北京的南锣鼓巷、苏州的平江路……,很多景区竹筒奶茶门店,单日单量就能达到5000杯。
这也惹得一批创业者蜂拥而入,据媒体数据统计,与竹筒奶茶相关的新品牌就有近30个,而一条景区街700米,就能开出10多家门店。
很多顾客说,“竹筒都一样,傻傻分不清楚,买谁家都行,主要是打卡拍照”。
那多少钱一杯呢?
职餐记者打卡了三里屯的一家竹筒奶茶店,最便宜的竹筒冰淇淋也要26元,其余奶茶均价都在35元左右,并不便宜。
如今奶茶界都在集体“降价”,人均30元以上的大品牌奶茶都很少了,能卖到这个价格已经与平价不贴边了。
很多买过的顾客接受记者采访都说,“不会买第二次,只是为了打卡拍照,并不是冲着某个品牌的味道而来”。
2、 几千家店的“脆皮五花肉”,如今大面积关店销声匿迹
一年前,脆皮五花肉的门店,突然在大街小巷遍地开花。
短视频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脆皮五花肉高颜值的图片,让这个网红小吃瞬间被圈粉,成为当时的“顶流”。
爆火以后,也吸引很多人入局,去年年初,在大众点评中搜索“脆皮五花肉”,搜索栏里会出现上千家店,而且大多数都标注着“新店”。
而据当时媒体记者了解,在北京的很多景区,像是烟袋斜街、西单、南锣鼓巷、前门大街,都少不了“脆皮五花肉”门店的身影,甚至也是一条街有多家门店,大家都扎堆儿开。
小小的一份就要30块钱,一些顾客为了打卡也愿意为了尝鲜而买单,巅峰时期很多门店一天就能卖300根,单日营业额能做到1.8万。
不过好景不长,今年年初,当记者再去点评网站搜索“脆皮五花肉”,相关门店数量不仅近乎于腰斩,还有不少店面都标注着“暂停营业”。
而且对于很多顾客来说,它也成为了“旧人”,完全抛之脑后的“弃儿”。
共2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