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曲线救国
多点转型做ERP软件,机会多大?
先看机会。从需求端来看,它是有市场空间的。当前实体零售商正面临全渠道转型,而实体店现有的ERP系统难以很好地支持全渠道业务。按照多点的构想,未来的实体零售企业需要一个基于全渠道业务逻辑的、广泛布局移动端的、以SAAS方式提供服务的全新ERP系统。
“多点考虑的是未来3-5年的市场趋势,届时商家的ERP都会部署在云端,服务都是以SAAS的形式开开展。”上述多点内部人士表示。
一位零售行业ERP软件从业者亦表示,传统ERP软件在面临全渠道业务时会遇到自身的限制。“举例来说,当大量消费者通过小程序下单的时候,ERP系统就会面临多线程、并发任务的考验,系统容易发生宕机的情况。而在传统业务逻辑下,消费者都是通过收银机来结算的,一家门店收银机撑死了不超过100台,任务模式相对简单”。上述从业者表示。
因此,基于传统ERP部署,实体店开展全渠道业务都是通过开发一些接口将小程序、电商系统、到家平台等连接到ERP上。但这种情况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在底层逻辑上解决问题,一旦任务量过大,系统容易出现问题。
上述多点内部人士表示,基于全渠道业务模式的多点Damll OS系统具有传统ERP软件不具备的优势。以消费者画像为例,多点的系统可以分析到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复购周期,甚至对某个商品的浏览和收藏情况都有分析,而这些功能是传统ERP系统难以实现的。
再说风险。上述ERP从业者认为,多点的想法是好的,但实现起来难度颇大,可谓有空间、没时间。
首先是系统自身打磨的问题。上述ERP从业者表示,一套成熟ERP软件需要多年时间的打磨和锤炼,并且在不同类型的客户身上测试通过才算成型。目前业内熟知的ERP企业至少都经历过十年以上的零售业经验,经历过反复迭代和不断完善,才能在行业拥有一席之地。而多点Dmall OS系统一来创立的时间不长、缺乏沉淀,二来只有物美系的超市在使用,缺乏足够的客户积累。
上述多点内部人士亦表示,多点Damll OS系统90%的客户都是物美体系的超市。
其次是系统切换成本过高。一家零售企业要切换自己的ERP系统,需要公司从上到下的配合执行,这个过程少则3-6个月,多则半年到一年。除非公司一把手痛下决心,否则很难进行ERP系统的切换。从零售企业实际系统更新情况来看,零售商一次性投入建设系统之后大概率不会更换系统,每年只是花少量钱在系统维护上。
最后是市场总量的问题。上述ERP从业者分析,国内零售企业在ERP系统上的预算并不高,一套ERP系统花个上千万就算是很奢侈的了。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类跨界而来的软件企业给实体零售商灌输了“免费”的思想,这让零售商更加不愿意投钱到软件系统上。
假设百强连锁企业每家企业都花1000万元切换ERP系统,100家企业也就是十亿元市场总量,更何况ERP系统一旦建成,后期就只需要维护费用,这个花费就更低了。
我们做一个极端的设想,假设多点将连锁百强企业都发展成它的客户,多点一年获得的收入总额也不超过10亿元,而且系统一旦建成,后期的维护费用会越来越小,多点可以得到的营收也将越来越少。
而为了打造这个系统,这些年多点烧掉的钱可能不止10个亿。以多点1500名研发人员为例,按照一名IT工程师20万的年薪计算,一年下来光给程序员发工资就要3亿元,这还不包括总部人员的管理费用、办公费用、差旅费用以及服务器和硬件耗材的费用。
因此上述ERP从业者认为,从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多点进军企业ERP并不是一个划算的生意。
“不排除另一个可能是,多点希望通过ERP系统来深度捆绑零售商,以更好推广它的到家业务,这根本上是一种曲线救国的行为”。上述ERP从业者表示。
来源:第三只眼看零售 赵向阳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多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