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何下沉
不多废话,看数据。
从各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8年中部地区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达39.7%,西部省份占比达11.7%,中西部地区省份合计占比达51.4%,超过东部沿海地区省份及直辖市总和。
简单翻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能买买买了。
招商证券今年10月还发布了一组名为《把握下沉市场流量红利》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下沉市场平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高于一、二线城市。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量方面,农村距城镇尚有较大差距,但增速自2015年保持在城镇水平之上。可见下沉市场正在缩小与一二线城市的差距,成长性更强,可挖掘潜力更大。

一二线城市的流量红利与增量空间虽然还在,但下沉市场的消费意愿更强,增长空间更大。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网购普及率和移动端普及率分别为13.8%和41.7%,对比一二线城市的36.4%和83.4%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说白了,一二线城市要靠白领卖的更多才能增长,但是低线城市的老铁刚开启了买买买的欲望。
下沉市场引流抓住了三个点。
第一,整体电商内容化趋势,也就是娱乐、直播的兴起。
第二,下沉市场圈子相对集中、线下交流频次高。
第三,口碑传播效果更强、市场需求也更多样等。

李佳琦们的张牙舞爪,其实是在愉悦人心。
Mob研究院甚至做过这样一个下沉市场目标画像——幸福一姐,隐形“富豪”。

正是因为下沉市场较慢的生活节奏、较低的生活压力,才给了李佳琦发挥空间。笑着笑着,钱就顺手花出去了。
一个办公室的女人们聚在一起被李佳琦逗乐。闲言碎语间,她买了一支口红,她买了一瓶精华露,她买了一支锅。如果用得好,女人们再在东家长、西家短中拉着闺蜜、同事、亲戚一起剁手。
GMV就是在这种家长里短之间被悄然拉动了。
这还仅仅只是下沉市场的女性,如果再算上有钱有闲的男性、老人。这个市场更是无法预估。
二
两条泥腿
在今年9月的阿里投资者大会披露了一大批关键数据。
我分成人、货、场三个维度来剖析吧。
人:通过打通生态体系内用户,实现以支付宝为基础的非淘系用户的转化。自2017年开 始,淘宝天猫平台拥有每年1个亿的用户增长,其中70%+的新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
货:品牌产品、OEM加工产品、农业产品、进口产品、长尾产品这五类满足下沉用户需求。过去两年第一年登陆天猫淘宝的下沉市场新用户的平均ARPU高达2000人民币,三年用户人均每年花费增长到6700元,五年的用户人均每年花费则会增长到10600元。
场:通过动态消费者场景,发现不同数字特点,重新联合人货场,更好服务消费者。
数据制定之后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到实际微操中。阿里的下沉,不只是商品的下沉,而是人、货、场三个维度的下沉。
新用户和新供给成为了两条下沉的“泥腿子”。
1、淘宝的新用户
淘宝APP是阿里在线零售的主入口,也完整覆盖了整个阿里的供给策略。在全供给的策略下,阿里在下沉市场的战争,已经把竞争维度拉到质量、效率、试错成本等因素上。
这种策略正在消除电商下沉市场过去的错位竞争。
淘宝APP带动了阿里系用户整体增长11.6%。用户的涌入在双11节点的爆发力更为惊人,Trustdata的数据显示,淘宝App双11当天的日活跃用户(DAU)较去年同期(即2018年11月11日)增长9638万,达到4.76亿。易观的数据也显双11当天淘宝DAU为4.85亿。
不妨再看看淘宝最新用户画像。

你可以发现,46.6%的25-34岁,与“乡村幸福一姐,真隐形富豪”的画像高度贴切。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下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