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KPI如何考核成效?
8月23日,逍遥子出现在阿里望京中心附近的一栋办公楼,这个并不宽敞的办公区驻扎着VMate的北京团队。
一位VMate员工向Tech星球回想起当天的情景,“老逍说,创新业务还是要靠自己的轨迹,按照自己市场的轨迹去走,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KPI数字,也不是一个年度目标达没达到的问题。短短10分钟的发言,他大概强调了四、五次‘不是给大家压力’”。
不唯短期成绩论创新,是大公司内部创新的一个很难做到的“基本保障”。
在刚刚结束的阿里巴巴2019投资者大会上,张勇演讲中提到,“我们从未停止创新,我们相信,整个经济体的核心就是创新。张勇在演讲结尾再次提到此前接受采访时的观点,“如果我们不杀死自己,就会被别人杀死。”
不设KPI,没有年度目标,阿里创新业务如何考核就成为疑问点。简而言之,能不能创造出有用户价值的产品,这条内外共识的准绳,实际上是阿里创新业务唯一的考核标准。
“我给团队带来的能量是按照正常逻辑提问,你回答清楚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没回答清楚还得好好琢磨一下。”朱顺炎将自己定位在创业教练,帮大家真正的按照一个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去做,让正确的事情发生,赌好的结果会到来。
内部创业经验总结中,Ownership、极致创新、快速高效,被朱顺炎定义为“面向未来,创造风口”所需要的核心组织能力。而为系统打造组织创新能力,也是朱顺炎为自己定下的核心工作目标。
搭建“小、快、灵”的项目团队,奖励过程中的创新,奖励人员的成长,匹配贡献的薪酬激励,在创新事业群形成的组织机制,调动创新团队中每个人的积极性。
具体落在组织能力培养方式上,创新项目采用OKR与PDCA结合的过程管理。利用一场场OKR复盘会,围绕产品进程中的问题,为什么?怎么做?怎么改进?依靠持续的灵魂拷问纠错。
3个月前,VMate北京团队搬出阿里望京中心B座,搬迁到附近独立的办公区。两个月前,X-lab事业部整体搬迁到望京一栋年代久远的写字楼。
“做创新业务的团队,最好有独立的工作空间,与其他团队区隔开,要的就是我们这一群人并肩作战的氛围”,唱鸭负责人李阳向Tech星球介绍说,在唱鸭团队,创新业务正在营造阿里湖畔花园般的创业氛围,形成一种拼搏的味道。
内部创新的“生死竞速”
虽然没有成熟业务的激烈外部竞争,但是大公司内部创新也在上演“生死时速”。
“如果这次还不成,我给不出团队新的方向,那就没有办法继续了。”肖成志正在推动他的新产品第二次转向。今年初,肖成志带领一个20人的团队,开始聚焦在情感类产品的赛道上。
此前只有工具产品经验的团队,没有做过社区,没人接触过情感相关领域,相信普惠的情感类创新产品是有社会意义的,让他们坚定试错。
目前,肖成志正在加快产品试错的密度,而整个团队在关闭两个产品之后,正建立对情感内容、情感社区的理解,目前已经聚集一批核心种子用户。
李阳最近终于从连续失眠好转为偶尔失眠,从今年五一之后,唱鸭的用户数据持续上涨。唱鸭是一款音乐弹唱类产品,在今年春节上线,经过初期的摸索,团队在五一期间推出了弹唱等几个测试功能。结果,弹唱在00后用户群体中发酵。

唱鸭产品
一波用户量的增长,让李阳心里有了底,在此之前他负责的UC海外新产品,也曾有过两次关停项目的失败。“我都失败过两次了,你还给我机会?”李阳曾开玩笑问朱顺炎。
在朱顺炎看来,失败非常正常,重要的是总结完了以后还能前进。“最主要的是过程中每个人必须成长,我只要你人成长就行了。”不过,速度一定要快,验证产品要快,失败也要快,这是朱顺炎硬性的要求。
All in在不确定性中,与时间对赌,创新业务事业群在用快速试错、持续进化,来提高胜率,跨越产品生死线。这是朱顺炎提出做创新的核心逻辑。
正在举行的2019年云栖大会上,朱顺炎提到“让机器智能更有温度”的理念,相应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发布了“家庭大脑”计划,将建立以天猫精灵为核心的智慧家庭。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又多了一个重要的目标。
关于对未来前景预测上,朱顺炎提到事业群年会演讲中的一个故事,他给自己一个寓意很好的昵称——“老顺”,他说“创新产品与人、自然一样,有自己的节奏,还有市场的节奏,团队的节奏,当然也有命运的节奏,我觉得我的命不会太差。”
(来源:微信公众号“Tech星球”,作者贾宁宇)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