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新零售频道 >> 正文
重组100天,阿里的“造风”实验

  在阿里巴巴20周年活动上,马云留下“造风者”三个字,卸任董事长一职。

  对于万亿市值的阿里经济体来说,如何保持颠覆式创新,是留给继任者的难题,也是“造风者”三个字的深意。

  过去阿里在B2B业务上创造了淘宝、天猫等电商新业态,又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支付宝、阿里云、菜鸟物流等新物种。

  互联网巨头如何摆脱成熟业务的路径依赖?如何持续保持这种力度的创新?对于阿里万亿规模的经济体来说并不容易。

  不过,在阿里最近一轮组织调整新成立的事业群中,有一支不被人注意的BG,担当了阿里创新先锋的角色。

  在互联网大公司中,成立创新实验室或者创新业务部门屡见不鲜,但是类似阿里成立创新业务事业群,而且是直接向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逍遥子)汇报,这种量级的动作在国内还是唯一案例。

  阿里的这一变化,起缘于100天前。

  6月18日,张勇宣布重组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由朱顺炎担任总裁。曾经创新成功天猫、盒马等业务的“造风者”张勇,将探索创新的这一重任,交给了“老人新兵”朱顺炎。

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 朱顺炎

  据内部知情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对于新成立的事业群,阿里内部只给到一句话,“充实创新业务的领导力量和组织保障,持续创造一个又一个风口。”这句看似简单的话意味着,一个事业群要以创新作为唯一发展目标,承载阿里巴巴创造未来的任务。

  Tech星球获悉,如今事业群的序列里已经有VMate、天猫精灵、夸克、唱鸭等,跨越不同领域的新产品。

  一个体量大、业务成熟、要持续发展102年的大公司,怎么面向未来寻找机会?如何在大组织中为创新松绑,在这其中跑出下一个钉钉、盒马?

  这是阿里内部和外界,都期待的答案。

  一次谈话促成“创新先锋”

  按照惯例,每年双11之后,阿里都会进行一轮组织调整。高管轮岗、拥抱变化,是阿里保持组织活力的法宝。而这次发生在618之后的架构调整,显得有些出人意料。

  朱顺炎向Tech星球介绍,这次变化实际源于他与逍遥子的一次对话。在阿里财年结束后,每个业务负责人都要和逍遥子沟通业绩情况,朱顺炎向他讲述了去年UC做的一些创新项目,逍遥子觉得不错,很有意思,“那就做大一点”。

  实际上,UC孵化的一些产品甚至突破了阿里的经验,比如,在印度孵化的小视频社区产品VMate,拿到了阿里集团过亿美元的投资。经过一年多的发展,VMate月活用户超过3000万,在Google Play的累计下载量已经达到1亿次。

VMate产品

  “新业务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这些人又有能力和热情去做这个事情的时候,阿里是支持你的,就这么简单。”朱顺炎说。

  此前,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由逍遥子直接领导,包括钉钉、盒马、天猫精灵等阿里核心的创新业务及产品。朱顺炎所说的“简单”,是逍遥子在阿里内部推动的“因人设岗”。

  创业老兵朱顺炎,在互联网领域几乎干遍了所有的岗位。在武汉自主创业、加入UC管理业务,到掌舵创新业务事业群,“总结我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我做创新的决心特别大。”

  朱顺炎经常自嘲说:“反正都这么老了,我很有耐心,不用在今天非要证明自己”。这种耐心为创新业务发展构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过在组织调整、保障战斗力上,朱顺炎动作很快速。

  在重组创新事业群后仅一个月,朱顺炎调整升级组织,划分七大事业部,融合了大UC的旗舰业务板块,天猫精灵和VMate等明星产品,夸克、唱鸭等创新孵化产品。

  “我要给大家一个承诺,回到创业状态,再干五年,到达自己的新高峰!”在创新事业群年会上,朱顺炎曾这样表示。朱顺炎正带领年轻的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进行一次内部创业。

  阿里想要的:寻找未知的可能性

  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移动化转型的微软,在早期都遇到过颠覆式创新的“墙”。这是由于大公司整体转型的成本过于高昂,于是“公司基因论”因此诞生。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对此有过总结:已经取得成功的巨头往往擅长延续式的创新,更善于在当前很赚钱的模式上,提高产品性能或服务体验。而破坏式创新则能够帮助挑战者打开新的市场,从而击败成功的巨头,进一步占领原来的市场。

  大公司更习惯于路径依赖的延续式创新,自身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勇气,这一点在阿里身上却是个特例。早期有淘宝、天猫、支付宝,近两年有钉钉、盒马,阿里不断有现象级的产品涌现,形成了履带式的业务推进模式,也积淀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组织文化。

  今年4月,逍遥子在清华大学分享了对创新、创造的思考以及“造风者”的四大特征:始终面向未来寻找机会;不追赶风口,而是创造风口;造风者永远来自更年轻一代;伟大的企业必须解决社会问题。

  “老逍提出的要求是,找到用户产品的变量,有创业思考和用户洞察。”肖成志是UC资深的产品负责人,曾自主创业,如今又回归,带领一个情感类的新项目。在他的创业经验中,做一款能够商业化的新产品并不困难,但那不是阿里想要的。

  找到用户产品的变量,意味着必须抛弃确定性,去寻找未知的可能性,必须从0到1,而且要选择有大DAU潜力的产品赛道,做有社会价值和影响力的产品。

  在很多人看来,大公司创新称为豪华创业,资金、资源和人才的助力确实非常有效,但是仍然逃脱不了延续式创新。即使是孵化出抖音、被称为“APP工厂”的字节跳动,其布局的新产品在离开内容分发这个主赛道,也难言成功。

  阿里所需要的变量,是独立生长出全新的业务形态。

  朱顺炎给创新项目提出了三个原则:第一、独立思考,不依赖原有业务资源和路径;第二,从小到大,相信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有耐心从0到1;第三,树立英雄,打破大公司体系内的求稳状态,激励个人英雄出现。

  寻找变量,首先要找到靠谱的人。“老人做新事”是朱顺炎的思路,这也是他总结出的方法论:“让年轻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我做创新项目的门槛和磨刀石。”

  加入阿里3-5年的员工已经证明了自己,对业务非常了解,而且能够很容易组建小团队,可以更专注的服务用户需求。于是,创新业务的产品经理有的来自国际业务,有的则是商业化业务转型,其中以85后的年轻人为主。

  并不以出身论英雄,朱顺炎认定数据会说话。“用户会给产品投票,我不给钱你还能把数据做上来,那你肯定是牛的。”

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阿里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