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9月1日下午,海天味业(603288.SH)召开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管理层就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解答。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较上年同期9.18%的增速有所放缓,反映出国内调味品市场竞争加剧、餐饮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的行业共性压力;归母净利润为39.14亿元,同比增长13.35%。
在投资者关切的分红层面,海天拟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6元(含税),合计15.19亿元(含税),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38.8%。
经销商团队震荡
放到行业中看,海天这份成绩单成色不俗。上半年,中炬高新营收同比下滑18.6%至2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6.6%至2.6亿元;千禾味业营收同比下滑17.1%至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8%至1.7亿元。
对于上半年的成绩,海天味业董事兼总裁管江华在业绩会上表示,期内公司一方面保持了酱油、蚝油和酱料等核心品类的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利用过往优势加速了特色调味品的增长速度。
作为公司第一大品类,上半年酱油收入79.28亿元,同比增长9.14%;但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有所下滑,从上年同期的55.09%降至54.44%。
值得注意的是,79.28亿元酱油收入突破了2022年中期74.93亿元的高点,这意味着海天味业彻底走出了舆论阴霾。
回溯2022年下半年曝出国内外海天酱油配料表添加剂“双标”事件后,海天品牌形象遭受较大冲击,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下降,支柱业务酱油收入不断下滑,进而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2022年—2025年中期,公司酱油收入分别为74.93亿元、67.98亿元、72.64亿元、79.28亿元,目前核心业务已走出舆论阴霾,回归正常增长通道。
相较之下,蚝油品类增速略显平缓:上半年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7.74%,为细分品类中增速最低,占比也从17.62%微降至17.18%。
此外,调味酱业务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2.01%;涵盖食醋、料酒在内的其他调味品收入25.06亿元,同比增长16.73%。二者也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补充。
作为依赖线下渠道的传统企业,海天上半年的渠道变动颇具看点。
一方面,线下渠道依旧是“压舱石”:贡献137.2亿元、94.22%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07%;线上渠道在低基数下收入增长约39%至8.42亿元,占比增至5.78%。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