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海天味业的业绩增速仍未恢复至理想状态。
4月7日,海天味业举行2024年线上业绩说明会。公司管理层围绕着市场关注的海外业务情况、“零添加”新规的影响、高管薪酬等问题作出回应。
营收未达预期
2024年,海天味业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增长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
营收未达成此前定下的目标。2023年年报中,海天味业明确2024年营收目标275.1亿元,归母净利目标62.3亿元。
这意味着,公司业绩增速仍未恢复至理想状态。
2022年9月,海天味业遭遇了一次重大舆情危机——国内外海天酱油配料表添加剂“双标”事件。该事件引发了舆论强烈反响,余波持续一两年,2022年、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2.42%、-4.1%,一改此前基本10%左右的增速。
去年营收目标未达成,记者也向公司方面询问今年业绩目标,但截至发稿公司尚未回复。
过往几年的业绩变化也与海天经销商数量变化紧密相关。据悉,海天味业主要以经销模式为主,海天公司及其子公司超过91%的营收来源于向经销商销售调味品。
2022年添加剂“双标”事件曝出,年内其经销商数量减少1191家,增加933家,净减少258家至7172家;2023年进一步减少581家至6591家。直至2024年才回归良性扩张,全年减少609家经销商,增加725家,年末数量增至6707家。
酱油产品量增价减
作为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味业产品涵盖酱油、蚝油、调味酱等多个品种。其中,酱油依然是公司第一大品类,贡献过半营收。
2024年该产品收入137.58亿元,同比增长8.87%;销量256.55万吨,同比增长11.63%。经计算,酱油产品的吨价同比下降2.5%,呈现量增价减。
与之情况相似的还有调味酱产品。2025年收入26.69亿元,同比增长9.97%;销量32.37万吨,同比增长13.47%。经计算,调味酱产品的吨价同比下降3.1%。兴业证券研报指出,酱油、调味酱价格下降与海天味业部分地区因地制宜以价换量、消费者质价比需求提升等因素有关,此外餐饮侧的恢复亦有一定影响(餐饮产品均价小于家庭)。
此外,去年蚝油实现收入46.2亿元,收入、销量、吨价增速分别为8.6%、8.1%、0.4%;以醋、料酒为主的其他调味品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16.75%。
销量、收入增长背后是海天味业攀升的销售费用。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6.29亿元,同比增长24.73%,主要是人工支出和广告支出增加;销售费用率也增至6.05%,上涨0.73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剂“双标”事件后,海天味业大力发展“零添加”产品。有媒体报道称,2024年海天“零添加”系列销量同比增长超60%,有机酱油在高端商超复购率突破80%。
但近期关于“零添加”新规的出现,也对公司未来业绩预期产生影响。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项规定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
新规出炉后,各家调味品企业纷纷回应支持新规的落地,将逐步删除产品“零添加”标签。海天味业也对外宣称,“对于相关修改内容,我们非常支持,会积极按照新的国标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