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观点网 刘子栋
8月23日,金鹰商贸集团披露具体退市安排。该于3个月前,由实控人王恒家族提出私有化计划。
按照初步计划,控股股东GEICO Holdings将以安排计划方式将金鹰商贸私有化,收购价每股6.88港元,较其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4.9港元溢价40.41%,股份收购花费约22.51亿港元。
公布计划后5月29日首次复牌,金鹰商贸当日随即大涨33.88%,收盘报6.56港元/股,此后直至如今,该股股价一直维持在6.5港元左右。
一方面,这属于方案较慷慨因此受到欢迎。另一方面,港股市场本身就深陷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金鹰商贸市值长期在百亿徘徊,估值低、成交量低,投资者对其热情不高。
私有化详情
总的来说,金鹰商贸退市已箭在弦上。按照最新公告,金鹰商贸于8月23日正式寄发了计划文件。后续,金鹰商贸将在9月15日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讨论相关动议,并同日召开法院会议。
预计在10月3日,金鹰商贸的私有化事项将进行法院聆讯,翌日公布结果。最终预计在10月9日,金鹰商贸的私有化退市将正式生效。
金鹰商贸是今年众多选择从港交所主板主动退市的企业之一。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15家港股上市公司宣布私有化。
部分企业选择由港股转战A股,但金鹰商贸不是其中之一。经历过去三年零售低潮期,金鹰商贸近来一直着力"进一步调整及完善在地区首店、标杆品牌旗舰店引进合作和场景打造等"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金鹰商贸累计调整了17.4万平方米柜位面积,升级调整品牌数1505个。2023年上半年则调整了10.9万平方米的柜位面积,升级调整品牌数达881个。
调整仍在持续,而退市后,在目前经济恢复不明朗,零售市场复苏不明显的市场情况下,相信金鹰商贸会有更大的自由度。据了解,在此前公告中,金鹰商贸已明确提出退市后将不会谋求在其他资本市场上市。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