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直至2020年以来,友邦内地市场的新业务价值连续两年超过香港市场。以2021年为例,此时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为11.08亿美元,而香港新业务价值为7.56亿美元。
在此前的三年时间里,友邦新业务价值的第一大来源是香港市场。据公司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香港市场的新业务价值分别为15.59亿美元、17.12亿美元以及16.21亿美元,明显高于同期中国内地市场的8.28亿美元、9.5亿美元以及11.67亿美元。
转折发生在2021年,当年成为中国内地市场的新业务价值和香港市场的分水岭,内地市场成为友邦新的增长引擎。
然而,疫情的频繁滋扰成为突变量,导致友邦内地市场的新业务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20年该地区的新业务价值同比骤降17%,2021年虽同比增长14%,但相较于先前的增幅有所放缓。
这也意味着此前友邦主要展业在上海、北京、广东等一线城市的策略需要作出改变,毕竟一线城市所带来的增量是有限的,更多需要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友邦寻“突围”
在内地市场成为新增长引擎的背景下,友邦保险在国内金融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开始向下沉市场要增量。今年3月公司宣布全面升级“非一线城市发展策略”,这意味着公司将加大对非一线城市的投入。
去年3月,友邦保险子公司友邦人寿的首家分公司—友邦人寿四川分公司获批开业。根据申万宏源测算,友邦人寿四川分公司到2025年可以贡献8.86亿的新业务价值,占友邦中国新业务价值比例的13.5%。
随后湖北、天津、石家庄、河南等地纷纷出现友邦的身影。
今年年初,友邦人寿新筹建的湖北分公司正式开业,紧接着2月,友邦人寿天津营销服务部以及石家庄营销服务部改建升级,其中天津营销服务部升级为分公司,石家庄营销服务部改建升级为中心支公司。
仅隔3个月的时间,友邦迎来第三家省级分公司,河南分公司于5月正式获批筹建。正如友邦人寿CEO张晓宇所言,河南省是中国内地人口第三大省,居民人数接近1亿,2021年寿险保费排名第五。
友邦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正朝着非一线城市加速“开疆拓土”,而渗透非一线城市的方式不只是设立子公司。还通过在2021年和中邮人寿“牵手”的方式,助力友邦布局下沉市场获取增量空间。
今年年初,中邮人寿增资一事尘埃落定,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15亿元增加至286.63亿元,而增资的71.63亿元由友邦保险包揽,此次增资完成后,友邦保险也一跃成为中邮人寿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99%。
而中邮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则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中邮人寿凭借邮政集团下的银保渠道打下一片天。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邮保险已在22个省份销售产品,覆盖邮储银行分销网络的80%。除此之外,中邮人寿通过邮政系所触及的客群也是其优势所在。
也就是说,友邦保险或许可以通过中邮人寿的分销渠道以及客群深入非一线城市,甚至将保险送至县级地区甚至更偏远的地方。
友邦保险也曾在公告中表示,中邮人寿通过其与邮储银行的分销合作关系,可触达中国最大的零售金融分销网络,包括遍布中国的约4万个金融网点及超过6亿零售客户。
但已在险企下沉市场中落后的友邦任重而道远,对比国内险企,纷纷在下沉市场发力。平安县域市场在截至2019年6月已有1913个网点,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国人寿在截至2020年8月县域地区便覆盖2068家服务网点,涉及1881个行政单位,累计服务县域客户超10亿人次。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友邦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