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幺麻子招股书
无论从法理上,还是从实质重于形式的角度来分析, 红星美羚的第三方回款归类都缺乏合理性。如客户的董监高代客户支付货款,显然是第三方回款,因为公司董监高与公司是截然不同的法律主体及会计主体,而红星美羚却不以为然。
居间借钱给经销商为年末冲业绩?
公告显示,红星美羚最近两年的第四季度或11、12月份,销售额急速增长。如2020年第四季度的销售收入占比为46.92%,高于报告期内其他年份四季度占比,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四季度收入占比。
2020年11、12月及2021年11、12月,红星美羚销售收入分别为1.53亿元、1.34亿元,分别占当年营收的42.33%、35.72%。公司最后两个月的收入占全年总营收的三分之一或四成以上,是经销商喜欢年末“囤积居奇”,还是终端消费者喜欢过年送羊奶粉或喝羊奶?
红星美羚解释称,经销商年末大批备货,这既是补库存的需要,也是为了未来几个月的旺盛消费进货,特别是在公司年初两节检修放假不生产的背景下的合理安排。
红星美羚管理层还居间借款给经销商备货。公司称,四季度进货旺季来临,而部分经销商进货意愿强烈但自有资金量有限,同时公司施行“先款后货”的主要结算政策,故居间借款给经销商。
而拿到借款的经销商也很“给力”。2018-2021年,借款经销商11-12 月的进货额占借款经销商全年进货金额的42.62%、40.5%、45.38%、49.09%。尤其是2021年最后两个月,借款经销商的采购力度远大于所有经销商平均占比35.72%
值得一提的是,居间借钱给经销商还引发了资金体外循环的问题。现场检查发现,2018年12月末,公司实际控制人王宝印以个人名义向公司鲜奶供应商黄忠元等七人借款1400万元后(注:借款无利息),转借公司经销商殷书义等八人,经销商借入后用于向公司采购商品,形成资金闭环。

图注:根据红星美羚公告制作
资金体外循环很容易被质疑财务造假,也说明公司财务内控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还有待提升。
公告显示,红星美羚管理层的居间借款竟然使用了公司财务人员喻婷的个人账户。令人好奇的是,公司管理层既然是居间介绍借款,为何还要使用公司员工,且是财务人员的账户作为居间账户?供应商和经销商直接打款不更有利于保护公司,岂不是不更规范?
此外,因使用公司财务人员账户居间借款,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红星美羚可以理解为参与了供应商、经销商之间资金拆借。
公告显示,红星美羚存在众多大客户离奇注销、收入突增等情形。如公司2017-2018年第一大客户舍得生物,2019年与公司终止合作后便于2020年注销。有投资者质疑,难道是红星美羚在IPO审核期为避免发现财务造假,让大客户注销?
再如2019年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的南宁澳丽源,2018-2021年的收入分别为1448.3万元、2255.39万元、2091.11万元和2581.83万元,整体上实现了大幅增长,2019年激增55.73%。
此外,2018年还未进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河北萌宝,2019年便成为第二大客户,当年为红星美羚贡献1794.84万元。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红星美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