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为了转型产业公司,贤丰控股出售的资产远不止上述珠海蓉胜一家。今年8月,公司曾公告称,作价1.42亿元,转让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科技工业园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附着建筑物。
转型兽用疫苗前景待考
坚定出售珠海蓉胜,凸显了贤丰控股的转型决心。实际上,此前,贤丰控股曾两次实施产业转型,均未达到预期。
2007年7月20日,贤丰控股登陆中小板,当年,经营业绩并没有明显增长。
数据显示,上市前的三年,贤丰控股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6亿元、3.44亿元、5.54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0.20亿元、0.20亿元、0.24亿元。上市当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75亿元,同比增长21.75%,净利润为0.24亿元,同比微增1.34%。
上市第二年,业绩大变脸。当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52亿元,同比下降3.36%,净利润为0.01亿元,同比下降94.4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只有39.66万元,同比降幅高达98.32%。
此后,贤丰控股的净利润持续处于微利状态。为此,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2015年,金融概念火热,贤丰控股通过设立多个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及基金管理公司,并成立合资券商向金融转型。不过,这次转型成效却不显著。公司收购的横琴国际连续亏损,设立的丰盈基金亏损千万元,券商事项也迟迟不见进展。
2017年,贤丰控股又实施进军新能源产业的转型计划。这一年,公司先后与大股东共同投资设立贤丰新能源,与中农集团等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中贤锂业,主攻锂电池和工业级碳酸锂提取及制备业务。
目前来看,转型新能源也是失败的。因为亏损严重,贤丰控股2020年11月发布公告,解散清算旗下子公司贤丰深圳新能源。根据公告,贤丰新能源的锂离子富集材料一期项目在2019年刚刚建成并投料试车。
今年8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公司回复称“青海中农贤丰锂业仍在经营中。”8月30日又回复称“青海中农贤丰锂业目前未有生产活动。”那么,中农贤丰锂业到底是做什么的?经营指的是什么?生产活动指的是什么?公司答复称,青海中农贤丰锂业目前未有产品的生产活动,未注销清算或处于其他异常状态,处于合规运营中。中农贤丰锂业的建设项目已不具备行业协同效应,尚未开展建设工作。
正是接连转型失败,贤丰控股经营业绩颇为糟糕。2015年至2020年的6年间,公司年均盈利仅数百万元,而扣非净利润全部为亏损。
2020年,受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贤丰控股亏损5.45亿元。正是这一次亏损,打破了公司保持多年微利而不亏损的传统。
wind数据显示,上市以来,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为亏损4.25亿元。
如今,贤丰控股正在进行第三次产业转行转型,那就是收购成都天邦后,切入兽用疫苗领域。从资本运作来看,这一次,似乎是成都天邦在借壳上市。
全面转型至兽用疫苗领域,贤丰控股能否彻底走出困境,还有待观察。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魏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贤丰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