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也许只是长安汽车很遥远的目标。
2020年全年汽车市场受到疫情冲击,市场份额基数偏低,加之2021年汽车市场全面回暖,在这一背景下,外界对今年上半年车企的业绩表现充满期待,但是长安汽车却给出了令人失望的答卷。
7月14日晚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以下简称:长安汽车)发布今年上半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归母净利润预计盈利16亿-19亿元,与去年同期的26.02亿元相比下降了26.98%-38.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9亿元,同比增长122.93%-134.39%。
其实一直以来,长安汽车都是个慢性子。比如之前当诸多自主品牌车型纷纷布局高端化时,无论是在燃油车领域还是电动车领域,长安汽车似乎都慢了一拍。即便这几年来,长安汽车顺利许多,但是随着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局加快,入局者越来越多样,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未来10年的发展前途,长安汽车道阻且长。
非经常性损益减少42亿
至于长安汽车上半年的盈利下降的原因,《每日财报》发现主要与其今年二季度的销量大幅下滑有关。
因为事实上,长安汽车的业绩在今年第一季度还保持增长态势。其今年一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公司总营收约320.27亿元,同比翻了近两倍。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3亿元,与去年一季度6.31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增长了35.26%,扣非净利润为7.2亿元,同比增长140.15%。面对一季度的如此增势,长安汽车上半年的净利润却出现下跌,那么原因必定出在了二季度上。

其实从长安汽车的产品销量方面,即可窥见端倪。据乘联会发布的1-6月厂商销量排行榜显示,今年1-6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为61.3万辆,同比增加64.2%,占据市场份额的6.2%,居于榜单第四位,从其一季度34.8万辆的成绩相比可以得知,长安汽车二季度销量情况为26.5万辆,约合环比下滑23%。
长安汽车也在2021半年报业绩预告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因非经常性损益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约42亿元。
受此影响7月15日,长安汽车盘中一度跌超6%,截至收盘,其股价跌2.64%至19.15元,总市值为1458亿元。而就在三个交易日前,长安汽车还创下了达22.38元的新高。

“缺芯”又困于新能源
而对于长安汽车销量不达预期的原因,除了与市场有关外,芯片短缺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全球众多企业因芯片供应问题多次出现停产、减产的消息后,“缺芯”风波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据IHS预测,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芯片短缺所引起的轻型汽车减产数量达67.2万辆,第二季度的汽车将减产130万辆。有媒体也曾报道,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在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芯片已经成了全球慌,芯片供应形势不容乐观。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长安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