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经过多达313轮竞价、德信中国以高达136%的溢价率拿下徐州中天仕名东路以北住宅地块,总耗资7.1亿元。
136%溢价率是什么概念呢?最终成交价,从起始楼面价约2000元/平米,一路叫到了约4718元/平米。翻了1.36倍的均价背后,还有1万平米以上的人才公租房,公租房将由经开区管委会或管委会指定的国投公司按照4500元/平方米回购。
4718的土地成本,4500的出售价格。
这1万平米连土地成本都捞不回来。
不仅如此,保守算上3000元/平米的建安成本、融资成本、管理及销售成本,德信中国在人才公租房这块需要多支付的成本将至少达到3200万元。折算下来,7.42亿元的成本,对应1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土地成本约合5300元/平米,而周边二手房滨河新天地小区均价为8500元/平米,凤荟园均价5652元/平米。周边新房的定价多在9000元左右,预计项目相较于此前德信中国35%左右的毛利率要明显下滑。
此外,项目必须在3年内完工并申请竣工验收。
算下来,拿地后就要立马动工了,基本不给捂盘待涨价的机会。
此前在本月21日,德信还经过37轮竞价以10.964亿元拿下杭州富阳宅地,楼面价达到15856元/平米,而地块所建商品住房毛坯均价不得高于22000元/平。
这注定又是一个低毛利项目!
地产的白银时代,项目毛利率下滑已是大势所趋,但对于此前利润率基数较高的房企来说,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过去几天德信拿下的这两个项目预计毛利率将低于20%,德信此前动辄30%以上毛利率的盈利能力将面临巨大考验。
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就从去年的32.16%大幅下滑至25.65%。
自2019年2月带着高毛利率于港股上市以来,德信中国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低迷。作为规模尚小的区域房企,德信中国一直有着一颗做大的千亿雄心。
进入2020年,德信中国仍然保持着较快的扩张步伐,在上半年实现257亿元销售额的情况下,德信新增土储投资215亿元,同比增长37.5%,新增土储建面286万平米,为同期121.5万平米销售面积的两倍。其中,长三角区域新增拿地金额占比达85%,中西部为15%。
德信中国在艰难的2020年大力加杠杆扩张。
不过,德信中国加杠杆上的规模严重依赖于表内外的合作。
上半年,德信全口径销售金额257.1亿元,销售面积约121.5万平米,克而瑞数据显示其中权益比例仅为33.1%。权益销售额只有85.1亿元,不足百亿。
同样在上半年,德信新增的20个项目地块,仅一处成都项目的权益达到了100%,有15个项目的权益比在50%及以下。
新增项目权益比平均仅有46.56%。
过多的合作也给带来了业绩的过大起伏。
截止上半年德信中国的应占合营及联营公司的利润仅为5.19亿元,同比下降达到33.4%,而合营及联营的投资却达到了52.77亿元,合、联营资产的投资回报率(ROIC)仅为9.8%,相较于2019年公司高达41.58%的ROE来说,明显偏低。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