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三连降,销售费用暴增
由于巨额商誉“爆雷”,2019年誉衡药业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亏损达26.62亿元,几乎亏掉了2010年上市以来的所有盈利。
2020年一季度,因转让澳诺制药股权、收到政府补助等实现7.01亿非经常性损益,誉衡药业净利润扭亏,为6.59亿元。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仍亏损4286.95万元。
7月15日,誉衡药业发布其半年度业绩再次释放亏损信号。公告显示,受益于出售资产,公司预计实现净利6.5亿-6.8亿元,同比增长179.83%-192.75%。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誉衡药业预计亏损4000万-6000万元。

实际上,在2019年巨额亏损之前,誉衡药业就已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根据《每日财报》统计,2016-2018年,誉衡药业净利润分别为7.17亿元、3.1亿元、1.26亿元,同期主要产品销量分别为3.48亿盒/支、2.33亿盒/支、2.3亿盒/支。
而誉衡药业净利润下滑的同时,销售费用却成倍增长。2016-2018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61亿元、10.65亿元、29.38亿元,两年销售费用增1025.67%。

誉衡药业2019年报显示,誉衡药业2019年销售费用为26.8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3.17%,而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3.7%。
誉衡药业此前还曾因为销售费用增长过快被深交所问询。同时,誉衡药业的二级市场表现也不佳,股价接连下挫,最低曾跌至2.4元/股。截止7月27日,收盘价为3.97元/股。
在《每日财报》看来,誉衡药业是传统药企转型的缩影,其沿用过去成功路径,大举进行并购,强调营销忽视研发,而其核心业务长期为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
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出台第一批重点监控目录后,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成为医药行业过剩产能典型,在随后的政策及医保目录调整中,均被严格限制或清退出局。最终引发誉衡药业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利润锐减。
而大股东破产重整,有可能涉及到相关控股公司的控制权转移。誉衡药业未来将走向何方呢?《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来源:每日财报 吕明侠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誉衡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