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横琴能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仍是未知之数,而世联行业绩所显露出来的颓势已是有目共睹:仅两年时间,其归母净利润便由10亿元骤降至不足1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预计亏损0.65亿—0.84亿元
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50%!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世联行,002285.SZ)此前长期低迷的股价,在7月下旬突然焕发出新机。
截至7月24日收盘,世联行每股股价定格于4.48元,创出2019年8月21日以来新高。在包括7月24日在内的5个交易日,其股价分别上涨9.06%、10.15%、10.06%、3.30%和10.07%,5天3个涨停,累计涨幅达50.34%,在一众上市公司中显得格外耀眼。
世联行此轮涨势始于7月20日。当日早间,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持股5%以上的股东北京华居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居天下)与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横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前者将世联行6%的股份转让给后者。
这距离世联行控股股东世联地产顾问(中国)有限公司(下称世联中国)与大横琴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仅仅18天。至此,由珠海市横琴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0%持股的大横琴与世联行原第一、第二大股东均达成了股份受让意向。
这在资本市场看来似乎是个向好信号。但大横琴的加入能让世联行“增色”多少尚未有定数,后者的业绩颓势则是真实且迫切地摆在眼前。仅两年时间,世联行的归母净利润便由10亿元骤降至不足1亿元,今年上半年更是预计亏损0.65亿—0.84亿元。
而此前备受市场瞩目的购买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策咨询)股权计划,亦以失败告终。
资本市场的热情并没有持续太久。7月26日,世联行发布公告显示,世联中国、华居天下与大横琴的股份协议转让事宜已通过横琴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次日,世联行股价冲高后大幅下挫,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截至收盘下跌8.26%。
公开资料显示,世联行成立于1993年,于2009年登陆A股市场,是国内首家A股上市的房地产服务商,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代理、房地产经纪、物业管理。
引入大横琴
7月2日,世联行披露,控股股东世联中国与大横琴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公告显示,世联中国将以2.80元/股的价格向大横琴转让其所持有的世联行约2.02亿股股份,占世联行总股本的比例为9.90%。转让价款超过5.65亿元,均以现金方式支付。此次股份转让完成之后,世联中国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39.51%降至29.61%左右;世联行实际控制人合计持股比例由原来的39.61%降至29.71%左右;公司控股权不会发生变更。
18天后,大横琴再次以股份受让方的身份出现在世联行的公告中,而此次的交易对手为华居天下。世联行7月2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华居天下将向大横琴转让其持有的世联行约1.22亿股股份,占世联行股份总数的6.00%。转让价款约3.79亿元,每股受让价格为3.10元,均以现金方式支付。此次股份转让完成之后,华居天下持有世联行的比例从8.99%下降至2.99%,不再是世联行持股5%以上股东。
据悉,上述两项交易已通过横琴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批。而交易一旦完成,大横琴合计持有世联行股份总数的15.90%。同时,大横琴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世联行股份。
引入大横琴无疑给世联行将来的发展增添了想象空间。相关资料显示,大横琴成立于2009年,是珠海市横琴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100%的国有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项目投资及投资管理;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凭资质证经营);污水处理,是横琴新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引入大横琴对世联行影响几何?世联行在公告中表示,此次引入投资者旨在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把握公司转型机遇,助力公司轻资产资管模式转型,进一步优化公司融资渠道和完善股东结构,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大横琴进一步提高持股比例,将有利于世联行与大横琴的战略协同,激活公司发展潜力。
世联中国股份转让前后情况

数据来源:世联行公告
华居天下股份转让前后情况

数据来源:世联行公告
业绩颓势明显
大横琴能给世联行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仍是未知之数,而世联行业绩所显露出来的颓势已是有目共睹。
上市之后,世联行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其营业总收入由2009年的7.38亿元攀升至2017年的82.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则由1.51亿元增至10.04亿元,8年间分别增长了10.12倍和5.66倍,成为房地产行业高光阶段的一个缩影。
但这一切在2018年戛然而止。随着房地产调控和金融去杠杆等政策的不断深入,2018年世联行营业收入同比缩水8.26%,为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下降;归母净利润结束连续6年的增长趋势,同比下降58.59%。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世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