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销售增速下滑明显,不过在上市的第一个年头,德信中国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首次走出大本营浙江。2019年,其新增土地38幅,其中包括南京、苏州、武汉、上海、无锡、昆山、成都、广州及佛山等浙江以外的多个热点城市。截至2019年末,德信中国连同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拥有133个项目,土地储备约为1342万平方米。
低权益,高成本
不过,《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年报发现,其领土的扩张常常由牺牲权益占比而来,如广州增城地块权益占比20%,佛山禅城项目权益占比21.1%,成都仁寿县项目权益占比30%……
根据财报披露的数据计算,德信中国2019年新增的38个项目总价值约295.13亿元,而其应占权益仅111.56亿元,占比仅为37.8%。
有分析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2019年受政策调控影响,中小房企普遍面临融资难、高成本的困境。在此背景下,企业假如还要保证扩张速度,“抱团取暖”联合开发早已司空见惯。而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企业的扩张规模与权益占比势必成反比,因此德信中国的情况就不难理解。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扩张压力之下,上市首年,德信中国就接连发行2笔美元债,合计3亿美元,发债利率高达12.875%。而根据亿翰智库提供数据,2019年典型房企海外债平均票面利率为8.89%,足足比德信中国发债成本低了近4个百分点。
同时,和所有中小房企一样,高速扩张、频繁举债带来的弊病,就是负债提升。财报显示,德信中国资产负债率虽然由2016年的92.73%降至2019年的84%,但仍高于Wind统计的74.65%行业均值。也正因此,标普对其7月份发行的票据评级予以下调。
上述分析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总结称,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兵,德信中国在冲击千亿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降低负债率、实现规模和利润的平衡才是关键。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