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维他奶遭机构沽空,被指穿着“皇帝的新装”

  需注意合规经营

  维他奶的官网信息显示,1940年,维他奶集团正式在中国香港成立,推出了维他奶豆奶饮品。1994年,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时位于深圳的厂房正式投入生产。

  根据其在2019年6月20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截至2019年3月末的2018/2019财政年度,维他奶国际收入及溢利均再次获得双位数增长。各市场均有广泛增长,尤以中国内地市场贡献最大。具体来看,其年度收入为75.26亿港元,上升16%;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96亿港元,上升19%。

  在中国内地市场,维他奶国际的收入增长了25%至46.28亿港元。其表示,由于内地市场产品组合的人均消费相对较低,故市场的增长潜力依然巨大。

  维他奶国际近期发布的2019/2020财年中期业绩报告则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6个月,其实现收入46.84亿港元,同比增长5%;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5.33亿港元,同比增长3%。维他奶国际指出,中国内地的收入以当地货币计算增长14%。由于竞争愈趋激烈,加上去年同期增长比预期高很多,相对之下,最新财年中期的增长表现较为温和。

  记者注意到,在前述做空报告发布后,维他奶国际并未如此前大部分被做空的快消企业一样暴跌。“维他奶的基本面和市场情况投资者应该是清楚的,所以此次股价波动并不大。”对此,一名长期关注快消领域的投资人士这样表示。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净利润虚高的情况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恰好也给了做空机构抓住漏洞的机会。但对于此次做空机构报告中提及的维他奶存在的问题,其无法进行准确评论。“维他奶在中国的发展应当并不存在问题,它的铺货情况以及产品动销情况都是不错的”。

  宋亮一并表示,做空机构本身具备一定的监督作用,因而上市企业需要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推进业务经营。但做空机构如果不是在把企业情况摸透后披露的相应报告,那么其本身缺乏严谨。“对于做空机构来说,不是找了几个经销商就能了解全部情况,对一个企业的摸查要通过严格的访谈和调查”。

  去年至今,快消领域多家企业陆续遭遇做空,包括波司登、安踏、澳优、飞鹤乳业等。

  对此,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连续的做空事件已经给快消企业敲响警钟:企业在高速发展后应该反思三个问题,包括如何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及如何规避资本市场的做空乃至恶意收购行为。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 王敏杰 马云飞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维他奶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