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目前,京东零售有3万多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根据徐雷透露的数据,2019年过去的三个季度,京东在技术方面的投入超过130亿元。
从京东的财报中可以看到研发投入的增长情况。过去三年,京东的研发支出分别为53.8亿元、66.5亿元、121.4亿元,增速分别为55.8%、23.6%、82.6%。在搭建中台的2018年,研发支出的增速超过80%。

以零售作为基础业务,京东做技术有足够的场景来落地。和亚马逊类似,在零售之外,京东可以延伸出云服务、金融、供应链等多个产业链条。
“事实上,零售行业一直是一个跟技术发展良性互动的行业,尤其是网络零售,是与技术高度相关、甚至以技术为驱动的。”徐雷说,他笃定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京东零售已经成为一家典型的以技术驱动为主的零售公司。
徐雷介绍,通过与品牌商紧密合作,京东对超10亿消费行为数据、150万外部舆情进行多维数据交叉分析。通过与联合利华合作,针对运动后快速去油的需求,迅速研发了一款运动专研系列洗发露。这款洗发露在今年8月才上线,京东双11期间销量环比增长了58倍。
京东平台上还有大量C2M反向定制产品。目前,基于C2M模式开发的游戏本和家电占比都已高达40%。“跟传统方式相比,京东C2M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67%,并且成功概率大大提高。”徐雷称。
另一个例子是,双11期间,京东的家电、电脑数码等品类之所以能一直保持低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京东零售推出了一整套价格健康度管理机制和技术模型,对京东站内的商品价格进行监控,对价格虚高、变价频繁等不健康的价格进行实时拦截。
技术在物流的运用上,京东大部分亚洲一号仓库已经覆盖了5G的信号,也在北京已经真正开始在5G条件下运营的情况,成为中国第一个5G的智能物流园区。“我们认为供应链的数字化是产业互联网最佳的入口。” 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说。
而在京东数科,京东数字科技集团CEO陈生强举了雄安新区数字城市的例子。京东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整合了时空大数据引擎、模块化时空AI算法、联邦学习数字网关技术,能够帮助搭建数字城市。
开放
在2017年明确的战略转型中,一体化的开放就已被提上日程。
按照京东首席战略官、长江商学院原副院长廖建文为京东勾画的蓝图,未来京东要从“甘蔗理论”升级为“积木理论”,即把供应链中的每一个链条打开,变成开放平台,通过连接实现增长。
京东一直想做开放,虽然它被很多人质疑体系封闭。无论是将京东物流独立,开放给第三方,还是扩大第三方卖家比例,增加服务收入,京东都在努力搭建其作为平台的生态。
2019年Q3,京东的净服务收入160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11.9%,这是历史最高点,而直营产品收入的占比,则降到了88.1%。服务收入包括向京东商城的入驻商家收取的佣金、广告费、技术服务,以及物流收入,产品收入是指京东直营“卖货”的收入。

这意味着,京东的营收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背后的深层逻辑则是开放战略已见成效。
京东的技术正在成为一项单独的产品,一方面为“三驾马车”服务,另一方面向外部输出。
技术是京东物流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京东物流X事业部是京东技术力量供应链领域自研定位的部门,其研发的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将在未来实现规模量产,为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定制化智能整合解决方案及智能设备。
王振辉表示,未来,京东物流将以技术创新作为底层驱动力探索更多场景,技术服务也将成为京东物流的核心能力之一。
京东物流在2016年开始探索开放,后来从京东商城旗下的一个一级部门,独立成一个子集团,并开放物流能力,承接外部订单。2019年Q3,京东物流实现了92%的营收增长,京东方面表示,京东物流外部收入占京东物流总收入的比重,已经接近40%。
“京东技术投入连续6年大大超出收入增幅,这是我们连续6年坚持的结果。从今年开始,我们技术服务收入有很大起色,实现三位数增长。”11月15日,在京东2019Q3财报电话会上,刘强东说。
当然,要成为一家“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并非一日之功。京东在进行内部变革的同时,还面临来自外部的激烈竞争。但无论如何,今天的中国电商格局,早已不同以往。
来源:燃财经 黎明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