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疑点
自披露“海南国际赛马娱乐文化小镇”项目获得备案证明后,罗牛山股份再也没有公告过项目进展,也闭口不谈项目所用的7600亩土地来源。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多次向罗牛山股份方面核实。罗牛山股份的工作人员曾在明确拒绝回复记者问题的情况下,质问记者未经核实发稿。公司也曾通过公关人员联系记者,表示董秘张慧正在就医,情况较为复杂,会当面向记者解释相关问题。但截至发稿,上述问题仍旧未获回复,公关人员也没有向记者作任何解释。
6月13日,记者再次向罗牛山股份方面发送了采访函,并同时向罗牛山集团和海口市国土资源局发送了采访函,询问项目土地来源问题。截至发稿未获任何回复。
在此期间,罗牛山股份股价始终维持在高位。
根据此前记者的调查,7600亩土地中有5737亩是“资产置换”而来。2001年6月,罗牛山股份以持有的海口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食品公司”)约1434万元债权,置换了罗牛山集团前身的海口市国营罗牛山农场拥有的12宗共计约5737亩土地使用权。当时土地尚属于国有资产。
相关文件显示,食品公司当时经营状况不佳,这笔债权极有可能成为坏账,因此罗牛山股份急于出手这笔债权。且在转让债权之前,罗牛山股份还“剥离”了食品公司的优质资产,收购了其名下生猪交易市场及其土地使用权、生猪交易拍卖厅。
不得而知的是,这样一笔债权,罗牛山集团为何心甘情愿地以大量优质土地去置换。
罗牛山集团换得的这笔债权最终无法兑现,折价后卖回给了罗牛山股份,5737亩土地却没有收回。
同样是在2001年6月,围绕着食品公司还发生了另一件事。相关公告显示,罗牛山股份虚假转让食品公司股权获得投资收益,虚增当年利润,后被证监局处罚。据进一步了解,罗牛山股份自称将持有的食品公司3400多万股的股权一次性转让给海南天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转让为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约1776万元。
经营不善的食品公司,在进一步被剥离优质资产后,债权、股权反而成了被追捧的对象。这一矛盾显示出上述交易的不同寻常。
胥中钊对罗牛山股份的举报中,还反复提到公司早年间欺诈上市的旧事。《华夏时报》记者查阅当年的公开资料发现,1998年中国证监会曾连发两则处罚文件。
文件显示,当时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认购的股份总额,公司对外宣传是2.5%,实际则达到了14.8%,大幅超过了有关规定的上限。
文件还显示,罗牛山股份是1993年11月经海南省证券办批准,于1994年6月26日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2月,公司被海南省确定为上市预选企业。为掩盖上述事实,获准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经公司申请,有关部门于1996年12月为其出具了虚假文件,将罗牛山股份定向募集股份的批复时间调整为1993年3月31日,并调整了总股本和股权结构,使之符合公开发行及上市条件。罗牛山股份在其公开发行、上市申报材料及招股说明书中,隐瞒了股本总额、股权结构定向募集时的实际情况,披露了调整后的罗牛山股份总股本和股权结构,并将公司成立时间提前到1993年10月15日。
华夏时报 记者 吕方锐 陈锋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罗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