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8亿元增资 能助力亏损多年的腾势驶入新能源车市场蓝海吗?
近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简称“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其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戴姆勒”)双方各向合资公司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腾势”)增资4亿元。至此,腾势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33.6亿元增至41.6亿元,股东双方持股比例仍为50:50。
消息一出,外界对于腾势汽车获8亿元增资一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8亿元是腾势汽车的“续命钱”,也有人认为,8亿元不够腾势继续“烧”的。
腾势汽车及比亚迪双方在回复《商学院》采访时均表示,通过此次增资,戴姆勒与比亚同共同推动腾势产品和服务升级,以及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扩展。
成立于2011年的腾势汽车,是比亚迪和戴姆勒合资成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7年过年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腾势汽车依旧亏损。腾势何时真正迈进新能源汽车的蓝海,实现赢利,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不接地气?
腾势汽车一直亏损是个不争的事实。《商学院》记者查阅近3年来腾势汽车的销量及财务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腾势汽车的销量为2888辆,2016年为2287辆,2017年4713辆;财务方面,2015年~2017年,腾势汽车分别亏损5.7亿元、13亿元、4.8亿元,共计亏损26.1亿元。
从2015年到2017年,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三年,来自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3万辆,2016年销售突破50万辆,2017年为77.7万辆,可以说是“步步高”。
腾势汽车的销量与整个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盘”对比,不难发现,腾势汽车并没有享受到我国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腾势方面回复记者表示:“腾势的产品不仅经过了严苛的实验验证和测试,更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经过市场实践,腾势积累了大量的产品数据和丰富的经验,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足了准备。伴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实施,腾势已经先行一步,在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绿色出行体验的同时,以实际行动推动了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
的确,腾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之一,然而在新能源汽车一片大好之时,腾势汽车的销量表现平平。独立汽车咨询顾问张翔向记者坦言,过去几年由于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造车技术不够成熟,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主要集中在A0级、A级这一细分市场。
而腾势汽车从诞生之日起,就定位高端,2016年腾势300价格是36.90-39.90万元,如果在北京购买,享受国补和地方补贴之后,价格也要在25万元左右。而彼时比亚迪、江淮、北汽新能源等厂商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后的价格在10万元上下。大部分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占号”“当备胎”。定位高端让腾势“不接地气”,销量表现平平。
张翔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市场的扩大,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B级车、SUV发展是大势所趋。“腾势的价格之前贵了点,跟特斯在价格上接近。”张翔说。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曾多次探店腾势,他告诉《商学院》记者,腾势在人机界面、车载娱乐、车联网设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比如在他的一此探店过程中发现,销售人员并不知道如何用手机App监控电池状态,还是传统的销售逻辑。 共3页 [1] [2] [3]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腾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