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然而,记者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中输入上述药品名,搜索结果中的大量信息竟与“减肥”相关。受访专家指出,近年来这款药逐渐被炒作成“减肥神药”,如此超适应症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药品流通监管有关规定,销售处方药的零售药店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然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求购和销售信息在一些网络社交平台屡见不鲜,个别网帖或评论反映“医院断货”,甚至有“代购”四处找药,称“能在医院开到的联系我,报销挂号费”。
业内人士透露,此类“代购”多为个人销售,既没有经营许可,也没有依据使用者的处方售药,不符合相关规定。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提出,通过网络向个人销售处方药的,应当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实行实名制,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然而,一些药品网购平台同样存在涉嫌违法违规的情况。
记者采访了解到,按照一些药品网购平台指引,包括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等在内的处方药可在线上经问诊、开方、查验后购药。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渠道在操作上可能存在越线情况,即代购方或平台方并没有严格审核购买者的处方。”
与此同时,一些“抢手药”私下交易溢价高、“网络小广告”泛滥、快递运输安全难保障等情况突出。例如,一些药品说明书明确在未开封前需要在2到8摄氏度环境下保存。然而,不少私下流通的药品在实际运输时难以进行全程监管,在冷链运输以外的储存环节存在很大安全风险,甚至有的快递仅使用“普通快递加购冰袋”的方式运输。
规范药品市场 整治非法流通
基层干群指出,基层药品监管机构普遍存在人手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面临资金投入不足、执法装备落后、缺乏先进技术手段等实际困难,相关工作亟待加强。
健全药品监管长效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受访人士建议,可由医保、卫健、药监、市场监管、邮政管理等有关方面组成联动机制,加强对医保基金运行、医院药品管理、药品市场流通等多环节的有效监管。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制度,及时掌握就医用药情况。针对医疗机构和药品网购平台,开展联合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专项行动,严格执行药品经营管理规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开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强对线上线下违规销售处方药的打击力度。多方征集各地回收药销售线索,切断非法供应链条,禁止回收药流入市场。严格落实网购平台、快递、物流行业实名制,严查无资质、无票据的涉药跨省市邮寄行为,斩断跨区域作案的运输链条。
加大宣传培训教育力度,提升全社会用药安全意识。对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和法律培训。对药品非法流通案件,定期向社会公开。引导老年人等参保人不贪小利,保证药品流通渠道合法合规,自觉抵制非法流通药品。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杨思琪 闵尊涛 黄凯莹 王昆 综合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