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梳理发现,截至3月14日,黑猫投诉平台共有215条关于“新生植发”的投诉结果,其中120条均为近日新增,内容都与门店倒闭,植发服务无法使用有关。每条投诉涉及金额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最早一条关于新生医疗停业的投诉出现在2022年12月18日。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消费金融多次出现在消费者的投诉中。不少消费者称,根据整个植发疗程的价格向海尔金融申请贷款,金额从几千到几万元不等,如今新生医疗“跑路”,植发没有做完,退费困难同时还被持续催收贷款。有消费者认为,在新生医疗出现经营不善情况下,海尔消费依然为其提供贷款服务,其本身存在巨大问题。
据媒体报道,新生医疗内部员工证实公司的确与海尔消费金融存在合作,销售及客服会让客户分期贷款。


公开资料显示,海尔消费金融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为数不多的从事医美场景的机构,海尔消费金融通过给米金服、丽人等平台开展医美业务,单月放款量高达四亿左右,成为单体参与医美贷市场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
在黑猫投诉上,有关海尔消费金融的投诉高达6833条,其内容多与医美贷、暴力催收、教育贷等相关。据多家媒体报道,海尔消费金融多次因“培训贷”纠纷被在校学生投诉,涉及多家培训机构。
三、植发效果不佳,毛囊存活率95%以上涉嫌违反广告法
实际上,除去上述欠薪、退款难等诸多投诉外,记者注意到,新生医疗的植发效果问题也被外界所质疑。
娜娜(化名)正是因植发效果不佳,与新生医疗的工作人员预约二次植发时才得知新生医疗已经“跑路”的消息。2021年8月,娜娜在新生医疗(重庆总院)购买了植发套餐,包括头皮清洁、头皮微针等项目,共计花费超过五万元。得到的植发效果却是“有几个区域没有存活”,“之前有毛囊的地方反倒没有头发了。”
“我另一个朋友也是植得不好,也要修复。”娜娜向记者表示,当初新生医疗向其承诺,植发后毛囊存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是写进合同里的。

记者查询发现,新生医疗就曾因承诺的植发疗效引起过官司。
2020年12月24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原告李智强与被告南京新生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案的民事判决书》显示,2019年6月15日,李智强来到南京新生咨询关于头部疤痕处自体毛发移植手术。南京新生向其承诺移植毛囊存活率达85%以上,如未达标,退还原告手术费。“但是术后截止至今日,原告被移植毛囊部位未有任何成效”,李智强按照被告要求支付了5280元手术费与体检费。

后法院判决显示,根据术后会诊意见,以及术前术后照片对比,可以看出手术后未达到约定的效果,被告新生医疗公司构成违约,致使李智强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被告新生医疗公司应当退还李智强手术费用5280元。
此外,植发后毛囊存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的说法本身便涉嫌违反广告法。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范世乾曾就新生医疗宣传的“手术成功率100%,毛囊存活率95%以上”这一话术接受媒体采访表示, 医疗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也不可以用治愈率或者有效率来做宣传,上述内容已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十六条规定。
据了解,《广告法》第十六条第(一)项不得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规定。第(二)项为不得有“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规定。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出,为了使广告更有吸引力,商家往往会宣传“安全可靠”“一次解决”等,或者以“成功率100%”等数据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然而,医疗美容属于医疗服务,有些医疗美容项目具有创伤性和侵入性,若操作失误或不规范,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消费者不要轻信医疗美容机构在广告宣传中作出的“100%安全”“零风险”及类似“肯定有效”“保证变美”的承诺,此外,对于宣传有效率等保证性承诺的医疗美容机构,消费者在选择时要多留一个心眼。
来源:消费者报道 郑艺阳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