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还买“野味”吃?有人顶风作案,立法严惩提上日程

  2月12日电,新冠肺炎疫情仍牵动人心。在民众对“野味”的关注达到历史峰值时,仍有人顶风作案。值得庆幸的是,立法严惩售卖、滥食“野味”的行为已提上日程。

  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拟修改动物保护法,并提出加大打击和惩治乱捕滥食野生动物行为的力度。

  同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开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严禁野生动物对外扩散和转运贩卖。责令违规经营者停业整顿,查封经营场所,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十年间人们最关注哪些“野味”?

  这些年人们最关注哪些“野味”?百度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拒绝野味篇》显示,在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野猪、竹鼠最受关注,占比超5成。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发生前,蝙蝠、果子狸等“非典元凶”的搜索热度走势不降反升,作为中药的蝙蝠粪便“夜明砂”仍是热搜药引。

  与此同时,民间对于“野味”的多样化需求还催生了上游产业链。《报告》显示,特种养殖、竹鼠养殖、果子狸养殖的搜索指数总体仍然呈上升趋势。

  疫情爆发之后,人们对于“野味”的搜索和关注度达到了历史峰值,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了危害。

  2月初,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表明这次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可能是蝙蝠,而病毒的传播,更是与野生动物的交易与食用密切相关。

  9日,在湖北省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无论怎样都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吃“野味”进补?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危害健康

  既然野生动物如此危险,为何有人对其情有独钟?不少人觉得食材越稀奇越补,美其名曰“进补”。据央视报道,从营养学角度看,野生动物往往不具备更高营养价值,这背后,既有猎奇、炫富等原因,也有错误观念和非法利益的驱使。尤其是在个别地区,食用“野味”似乎更是一种风尚。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王轶表示,野生动物买来就加工,没有经过检验检疫,它含有哪些潜在的、未知的病原体或者毒物,我们都不知道,所以存在很大风险。

  另有专家表示,很多野生动物中都存在大量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的隐患。滥食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而且会对野生动物资源和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从而引起整个生物链的崩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汤维建表示,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特别严重后果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拓展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公益诉讼恰当其时,也是势在必行。”

  疫情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

  与此同时,各地仍有人顶风作案。

  1月29日,四川高县一村民被举报在疫期非法猎捕野鸟;

  1月31日,有人在微信群发出售野生动物信息,广西百色市平果县森林公安民警立即前往调查,在一民房查获大量野生动物冷冻品:鸟类250只,疑似鹰3只,疑似豹猫2只,猪仔狸48只,松鼠30只,野鸡3只;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野味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