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饭菜”贡献外卖收入超一半!
海底捞“线上先行,线下跟进” 探索餐饮商业新范式
火锅无疑是餐饮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之一,过去一年该行业就关闭了超21万家门店。
1、“下饭菜”外卖收入超5亿元,线下开店挖掘快餐市场潜力
作为火锅行业的头部企业,海底捞的日子过得也并不轻松。2025年上半年,集团整体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下降15%。
在这一背景下,海底捞将改善业绩的重点转向差异化改造,并提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其中,用餐场景的延展是重要方向之一——门店端不断推出夜店风、亲子互动、宠物友好、鲜切工坊等特色主题店,试图通过打造多元场景,更精准地触达市场与消费群体。
而在众多差异化尝试中,布局“下饭火锅菜”实体店,成为海底捞重点押注的新解法,其核心目标是进一步丰富“一人食快餐场景”。
那海底捞为何要重点押注“下饭火锅菜”这一快餐场景呢?
一方面,回顾过往,海底捞虽早有快餐布局——曾先后推出土豆粉、米粉、日式蛋包饭、盖饭等多个品类的快餐实体店,几乎覆盖主流快餐赛道,但最终成功案例寥寥无几,未能找到稳定的快餐破局方向。
另一方面,“下饭火锅菜”具备显著的发展潜力。从数据来看,自该品类推出后,主打一人食场景的其外卖业务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仅2025年上半年,就为海底捞贡献了超55%的外卖收入。这一表现,让海底捞明确了将其从外卖场景延伸至线下实体店的可行性。
2、“线上先行,线下跟进”,海底捞探索新的商业路径
过去,餐饮行业的发展路径多是“先发展线下,再布局线上”:堂食作为餐饮的核心主场,待堂食业务运营足够成熟后,才会逐步拓展外卖业务。
但随着外卖行业逐步成熟,叠加餐饮行业数字化渗透程度不断提高,线上外卖业务在餐厅收入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海底捞也顺势加码外卖业务。
早在2022年,海底捞就已着手重塑外卖体系,专门组建社区营运事业部,持续深化到家服务;2023年,在传统火锅外卖的基础上,进一步新增“海底捞外送·欢乐宴”与“海底捞下饭火锅菜”两条业务线,构建起差异化的外卖服务矩阵。
据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财报透露,目前除传统火锅外卖外,“下饭菜”外卖增长迅速且呈上升趋势,拌饭、自制饮料等外卖新品类也在测试过程中。
受益于这一系列精准举措,海底捞外卖业务收入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其外卖收入同比增长20.4%,达12.54亿元;今年上半年,外卖业务收入再创新高,达9.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81亿元增长59.6%。
而此次,海底捞率先推出“下饭菜”“拌饭”等外卖店打开线上市场,随后再落地对应的线下实体店,采取“线上先行、线下跟进”的打法,或许正是其对餐饮新商业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
小结:
火锅赛道的博弈从未停歇:一边是新品牌持续涌入,争相分食市场份额;一边是老牌玩家加速迭代,全力寻求突围之路。
此次海底捞布局“下饭火锅菜”线下店,选择聚焦已跑通的高增长业务,以线上测款降低风险,再通过线下场景深化体验、承接流量。
这种“从线上到线下”的新商业发展路径,或许也能给各位餐饮人破局提供一些启发。
来源:职业餐饮网 小鱼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