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专访大悦城魏学问:还是想在年轻赛道做到第一

  在去年,静安大悦城全年共引入150余家品牌,其中包含全国首店20家,华东区域首店13家,上海首店23家,全年总调整面积超1.3万平方米。营销活动方面,全年落地56场国际顶流IP快闪活动,其中,全国/大陆首站45家,俨然成为超极IP首发地。

  而除了手法上的灵活性,大悦城在建筑形态方面亦不设限。

  例如,重庆大悦城顺应自然地貌,依托山坡地形的高差错落,打造出十层退台,充分展现在地特色,营造出别样购物体验;三亚大悦城则在场内布局了水系垂挂,打造立体式雨林瀑布社交花园及近2000平方米的下沉式雨林广场;厦门大悦城充分利用其面向九天湖的优势条件,打造了音乐洋流剧场、天台廊桥等体验区域,标志性的500平方米无边际水面搭配400平方米开放式展演空间,大大增强了项目的游逛性……

  立身不断变化的商业市场环境中,面对具有无限可能的年轻世代,大悦城正是以“不设限”为破局之道,回应消费者的需求。

以下为观点新媒体对大悦城控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商管中心总经理魏学问先生的采访实录(节选):

  观点新媒体:大悦城最近对将商业管理中心变为商业事业部,可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魏学问:大悦城在发展之初,商业就是单独发展的。

  最早是在2006年,当时中粮集团成立了物业投资部,以持有型购物中心为主要战略和产品在发展,后来更名成为中粮置业。

  2011年,中粮旗下四个板块业务进行整合,整合之后就叫中粮置地。2014年,中粮置地又把大悦城地产分拆出来单独上市。

  虽然是单独上市,但还是以总部职能的方式管理,为了更贴近一线。这个阶段的营业额、持有项目都有大规模的发展。

  现阶段整个市场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供应相对饱和。不管哪个业务,大家都在不断做精产品,加强专业性管理。

  这个变化,正是“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逻辑。通过对业务条线更强的管理,把产品的打磨、效率的提升、人员的流动、资源的共享等做到更极致。

  观点新媒体:后续会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公司,甚至分拆上市的打算吗?

  魏学问:有这个可能性,但现在首先是把业务做好。

  观点新媒体:现在一二线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是否还有更多潜力?怎样看待收并购机会?

  魏学问:现在并不是以规模扩张为优先,业态之间的横向联动也比原来机会少一些。持有型发展机会其实越来越少,反而大家都在看几大新城的机会,但地域上的选择可遇不可求。下一步,应该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并购机会。

  实际上,大悦城的收并购基因还是很强的。我们前三个项目都是收购的。

  第一个收的是朝阳大悦城,第二个是天津大悦城,第三个是西单大悦城,但西单项目是第一个开出来的。

  所以大悦城的逻辑一直是形散而神不散,就是在硬件形态上差异比较大。我们有3个11层的商业,同样也会做4-5层的商业。

  观点新媒体:大悦城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魏学问:我们的商业模式比较适应多种形态,我们称为时尚的“三位一体”。

  首先,我们的消费者是时尚的,目标客群是18到35岁的年轻人;第二,我们的商户是时尚的;第三,操盘手法是时尚的。没有哪个商业开业的时候就说自己是落伍的,但时尚一定是动态的。

  我们的购物中心基本上是没有大型主力店,除了超市影院稍微大一点。所以这些店铺排布的时候,对购物中心建筑条件的适应性就比较强,不会因为一个大型主力店导致你的形态必须跟人家配合。

  此外,店铺小的时候,更新就更快。因为店铺更新是根据品牌投入的,如果租了上万平米,投入势必非常大,回收周期非常长,一般来说这种锁定的年限也比较长。比较小的店铺合约会比较短,一般是一年到三年。

  其实在我们一些优质项目,大部分是以一年为周期的,这样能保证时尚度。不同新项目在开业时候时尚度基本是拉齐的,但在调整和运行过程中,逐渐就拉开差距了。

  经营手法上涉及到会员、营销活动,从项目开业时候起,就一直在做各种IP类、泛二次元营销活动展。上海静安大悦城已经是IP领域的头部商业,一些大的IP拥有者,基本上需要提前一年对接次年重要节点的IP展活动。

  观点新媒体:人流量决定了客流量?

  魏学问:是的,静安大悦城不只是客流增长好,销售和收入表现基本上也跟随得比较紧,同比例往上走,但如果没有产生消费就比较麻烦。

  大悦城的时尚不是某一个时点的时尚,是长期的动作,通过不断调整、不断换展,做首发、首展、首秀,以首发经济来保持项目的时尚度。

  实际上调成事业部的结构,在资源互通、人员调用等方面会比原来方便,更有利于保持差异化的竞争性。

  其实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就只有两类,一类是低成本,一类是差异化。大悦城一直是走的差异化路线。

  观点新媒体:关于消费者到店并转化为购买力,大悦城是怎样做的?

  魏学问:比如上海静安大悦城定位城市爱情地标,当时给摩天轮起名字时有过一些争议。一开始犹豫要不要跟随伦敦眼的名字,称作Shanghai Eye,后来内部征集确定下来叫Sky Ring,天空指环。

  作为Shanghai Eye来说,大家可能会觉得就是一个城市地标,跟商业的链接在哪?Sky Ring就和魔都爱情地标结合了,可以衍生出谈恋爱的场景,可能需要买一个戒指,有一个确认关系的场景、求婚的场景等等,能够连接起来。

  同样一个摩天轮,有没有后续的商业故事?或者大家谈到的时候有没有投射一些情感或者其他方面?链接商业的底层逻辑后,最后会更容易转化为消费。

  当然,这种结合确实不是特别容易,但还是要尽量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一定要“演绎”,把一个内容引进来之后,要想到如何通过全程的营销和演绎与消费者连接起来。

  观点新媒体:有观点认为未来国内的商业会向头部集中,您觉得会是这种趋势吗?

  魏学问:市场肯定会分化,未来可能主要有两类商业:一类是卡位好,占着好位置的项目,长期用心经营,还是能一直存续;另一种是连锁型。

  现在不像之前,只要懂商业、把好的品牌组合放在那里,就能有生意。现在因为供应量大,所以商家在选开发商、运营方的时候,不仅是选品牌组合、左邻右舍,更会考虑后续的经营、推广,包括信息化水平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及是否有既往的成熟项目。

  双方往往建立起一种战略合作关系,这样可以减少彼此的沟通成本,建立起更强的信任。在协调IP资源、媒体资源方面,有集采优势。

  来源:观点网 潘玲宣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