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商业消费频道 >> 正文
美团拼好饭成商战赢家,10元外卖如何“炼”成

  来源:职业餐饮网

  外卖三国杀,没想到悄悄胜出的是拼好饭。

  7月14日,据媒体报道,美团拼好饭日单量已超3500万单,蜜雪冰城、塔斯汀、华莱士、正新鸡排增速位居前列。目前包含汉堡王、老乡鸡、南城香、魏家凉皮、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绝味鸭脖、永和大王等超5000家餐饮品牌已入驻拼好饭。

  拼好饭是美团推出的一个创新产品,最初面向下沉市场,后来在一二线城市出圈,逐渐拓展至全国大部分市场。

  作为美团的创新产品,拼好饭以超低价的食物供给备受消费者关注。在拼好饭,5元一杯的奶茶、8元一份的盖饭随处可见。有人惊呼,“外卖价格回到十年前”,还有人说,这是“外卖版拼多多”。

  但与此同时,争议也随之而来。一开始是价格、品质,然后是商家利润,甚至骑手工资,有人认为,不寻常的低价背后,商家一定用了非常规手段,比如用边角料替换正常食材。

  率先体验过拼好饭的年轻人,则用玩梗的方式对待它。他们一边吃着拼好饭,一边在网上大呼“中毒”(实为上瘾的意思)。这是一种发疯文学,年轻人调侃自己,拼好饭成了调侃的工具。

  我看到一个数据,如今使用过拼好饭的人数已经达到1亿,平均客单价10元左右。如果将拼好饭视为一个独立产品,那么它堪称现象级爆款,这在近几年的互联网行业并不多见。

  作为一款商业化运作的产品,在已经非常成熟的餐饮外卖市场,在如此低的成交单价之下,拼好饭能够跑通商业模型,成为美团内部高度重视的一个业务板块,这其中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事实上,拼好饭借鉴了电商行业的C2M模式(从消费者到生产者),前端汇聚需求、后端摊薄成本,进而优化供应链、扩大规模效应来实现“质价比”。

  这是一种模式创新的方式,而非粗暴地卷低价,能够提高商家的生产成本和效率,同时给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具质价比的产品。

  拼好饭在低价外卖市场的崛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它所带来的影响很深远。我试图拆解它,翻开商家和骑手的账本,摸清拼好饭低价的秘密。

  01

  6元奶茶、8元盖饭,外卖价格回到十年前

  “中午吃什么?”“一起拼好饭。”类似的对话,日渐在打工人群体中流行。

  拼好饭跟常规外卖有很大不同。进入拼好饭,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套餐,而非商家列表。拼单的价格相当感人,零配送费,没有起送线,10元左右能买到热门品牌的奶茶、连锁品牌的小炒肉蒸蛋套餐、知名炸鸡品牌的汉堡鸡翅可乐套餐。注意,这是在北京,外卖平均客单价在25元左右。

  在低线城市,类似规格的套餐,价格进一步下探到六七元左右,常见的牛肉汤、酸菜鱼套餐,8元以内都能买到,益禾堂的大杯薄荷奶绿,在河南马鞍山的拼好饭价格低至6.6元。

  如此实惠的价格,给人一种时空错乱感,仿佛回到了十年前。

  年轻人是拼好饭的主要受众,我接触的几位重度用户,身份集中在白领和大学生,追求性价比是他们的共同标签。拼好饭被他们视为“外卖平价食堂”,便宜、套餐多、省钱,是他们都会提及的关键词。

  一个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应届生,日常一大爱好是“赛博炫省”,拼好饭已成为她的“炫省”小妙招之一。她所在的山东某地级市,当地居民每个月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不到3400元,假设一个人每天点两顿外卖,拼好饭能节省10元左右的伙食费,一个月就是600元——占到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这是一款真正由需求拉动的产品。

  拼好饭像是一个低价套餐的大集市,美团作为管理方,打乱了原来以商家为标准的陈列逻辑,把商品直接推到台前,便宜是它们共同的标签。当平台上的“主角”从商家变成商品,意味着商家可以只拿出一两款商品,集中力量打造“爆款”,而不用将整个货盘上架。

  当我拆开拼好饭的基础模型,发现它跟常规外卖有着截然不同的运转逻辑。

  常规外卖的最终价格是由商家自主决定,页面显示的价格减去各种活动补贴和费用,得到实际成交价;拼好饭的最终价格由平台决定,商家向平台申报保底价格,平台再加上配送费和服务费,再向用户展示实际售价。

  简单理解,拼好饭模式下,商家的角色是供货商,只负责出餐供货,平台是服务商,负责销售、配送。商家对平台、平台对用户都是一口价。在售价之外,平台不再向用户收取配送费,也不向商家收取佣金。

  这类似于实物电商里的”托管“模式,核心目的就是低价。

  低廉的价格、多样的套餐,拼好饭是一个让人花尽量少的钱,吃得尽量好的地方。很多时候,吃个简餐、喝杯奶茶,简单一点别太贵,就已很好。

  02

  低价背后,拼单改变了什么?

  从商家手中拿到定价权,商家配合做出低价产品,让外卖的价格进一步下探,美团的初衷是好的。问题是,低价如何实现?

  餐饮外卖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如果靠压缩平台、商家、骑手三方成本,以三方利益受损的方式向用户让利,这个模式必然跑不远。

  美团很聪明地利用了“拼单”这一武器。

  用户拼单很好理解,也不难实现,我们不妨再往前一步,看看一个拼单成功的订单包,在整个外卖流程里改变了什么。

  先看商家出餐环节。

  我跟几位主打现炒现做的商家交流发现,用餐高峰期,大厨最喜欢的是大锅集中出餐,比如店里同时下单4份西红柿炒鸡蛋,一锅炒出来,省时省力。毕竟,炒1份和同时炒4份,所耗费的人力、时间、水电气成本几乎相同。

  精明的商家深知其中成本差异之大,因此很倾向于集中出餐。拼好饭表面拼的是订单,背后其实帮助商家实现了“拼锅”——把大量订单集中到一两款爆品上,无形中降低运营成本。

  一家黄焖鸡店老板的说法验证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上线拼好饭之后,由于订单集中,门店改变烧肉方式,从单独烧肉变成集中烧肉(一锅煮5份肉),把成本打下来后做到比同行更低价。

  华泰证券在相关研报中提到过,拼好饭商家以价换量,通过高周转盈利,具有成本优势的商家入驻拼好饭将展开错位竞争提升销量。

  拼单改变的不只出餐环节。顺着商家经营的流程再往前追溯,集中采购带来的成本下降更明显。

  一家经营15年的知名寿司店老板说,因为拼好饭套餐用料固定、订单单量大、稳定,于是店里用进货量大来和供应商还价,已经能够在采购上把食材单价往下压3-4元。

  不要小瞧这3-4元,店里的爆品寿司售价仅3.1元,属于典型的薄利多销,而基于寿司卷制方法,很难通过减少用料来控制成本,采购环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利润。

  从商家经营视角,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确定性,通过“固定套餐+拼单模式”,可以尽可能减少采购和出餐环节的波动。一位商家说,因为拼好饭上线了固定套餐,在用快驴进货、店里炒菜制餐时可以提前规划。

  通过改造商家的采购和出餐流程,外卖成本下探的空间被打开了。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