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天下汇频道 >> 正文
中国品牌发展回暖 技术造富时代来临

  2019年,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经济寒冬”“没钱”“太难了”,可他们却闷声发大财,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品牌站起来了

  2019年,李宁交出了上市以来最好的一份成绩单。

  上半年,公司营收62.55亿元,同比增长32.72%;净利润7.95亿元,涨幅高达196%。

  资本市场上,李宁股价从8.427元每股一路上涨到23.35元每股,2019年累计涨幅高达177%。

  业绩与股价双双爆发的背后,是李宁品牌的焕新与重塑。

  从2018年2月,纽约时装周秋冬秀场上的“悟道”系列;到2018年春夏巴黎时装周上灵感来源于敦煌壁画的苏绣九色鹿创意;再到2019年2月纽约秋冬大秀上灵感源自《荀子·修身》的“行”为主题……李宁一次又一次以独特的中国气质征服世界。

  一时间,李宁成了国潮崛起的品牌标杆。很多人感慨,“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排着队买李宁”。

  几年前,李宁深陷泥潭也是因为“品牌焕新”。

  2010年,李宁营业额达到94.79亿元,全国8000家店面遍地开花。在张志勇的带领下,李宁走上品牌升级之路:更换品牌logo;一年内提价3次;提出“90后李宁”的概念,并向国际市场进发。

  可在设计研发能力、产品品质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强行提价、拔高定位很快让李宁吃了大亏。

  多重压力下,2011年,李宁营收下挫,净利润同比下滑达65%,库存激增;紧接着便是裁员、关店……一时间,唱衰声四起。

  2014年底,创始人李宁回归。品牌升级的战略同样回归,但这一次不是简单地提价,而是发力产品本身,优化设计和外观,在保持亲民价格的同时,提升产品品质与品牌影响力。

  改变肉眼可见:推出自营品牌李宁YOUNG,并与小米合作推出新一代智能跑鞋,增强科技感;赞助体育赛事,与韦德等球星合作,塑造更加年轻化、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引入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设计感……

  重新受到重用的老将洪玉儒是李宁品牌重塑的关键人物之一。他把李宁重回巅峰归功于战略的成功。 “没什么能跟品牌定位更迭放在同一级别的,它是唯一的战略。剩下的都是策略。”

  2019年,老对手安踏在品牌焕新上同样成功。

  与李宁不同,安踏走的是品牌国际化的路子。在主品牌安踏之外,公司又相继收购了FILA、KingKow、Kolon Sport等国际高端品牌,构筑全球品牌矩阵。

  这些品牌成为安踏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也支撑起了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上半年,安踏实现营收148.1亿元,同比增长40.3%;净利润24.8亿元,增长27.7%,再创新高。

  资本市场上,安踏体育从36.61元每股涨到69.75元每股,2019年累计涨幅超过90%。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丁世忠一直是品牌塑造方面的先驱。

  1991年,大部分鞋企还热衷于做贴牌代加工时,他就带着从北京赚的20万回到家乡,创办了安踏;上世纪90年代末,只有耐克、阿迪达斯拥有品牌代言人时,丁世忠就花80万签下孔令辉,又花300万在央视打广告,安踏借此销量一年翻了10倍。

  2017年,当丁世忠喊出那句著名的口号,“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时,许多人都笑他不自量力。

  只两年光景,如今的安踏已经稳居中国第一体育用品品牌和世界第三大体育用品品牌。

  “中国的品牌,如果还在拼价格,没有出路。”丁世忠说: “必须要赋予品牌文化价值,从‘买得起’到‘想要买’。”

  李宁、安踏、飞鹤、波司登……2019年,凭借品牌焕新大放异彩的企业不在少数。

  事实上,中国人对品牌的认可度在持续提升。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约9.8万亿元,90%的增长是由中国消费者带动的。

  市场很大,机会很多。

  所谓的“难”不过是因为同质化、打价格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技术造富时代来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在体制内掀起了一股下海经商的热浪。34岁的许家印扔掉铁饭碗南下深圳;38岁的王健林刚刚把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48岁的任正非冲着几十个员工立下目标:华为要超过四通……

  1996年,九五计划提出,住宅建设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点,房地产迎来黄金时代。房产央企纷纷谋求上市、境外融资,而恒大、龙光、泰禾、卓越、新城等新玩家也开始涌入市场化刚刚开放的地产业。

  清华大学教授魏杰指出,建国以来,中国造富经过了体制造富和产业造富两个阶段。中国的富翁绝大部分出现在2010年以前,因为2010年以后产业已经饱和。

  同时,技术造富的时代即将来临。

  魏杰认为,“未来10年,是一个不稳定的时代,富翁洗牌势不可免。但也是机会最多的时代,未来的富翁将更多出自科技工作者。”

  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企业正式在科创板敲锣上市,融资370亿。截至上市当天收盘,25家企业平均涨幅高达139.55%。

  科创板开锣一周,380万股民开户参与盛宴,125位亿万富翁诞生,17位自然人实控人财富均超20亿。

  截至2019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70家,合计融资超过820亿,平均涨幅达188%,总成交额累计达到1.33万亿。

  科创板的设立无形中打开了技术造富的大门。

  广为流传的造富故事成了最好的宣传广告,让坐够了冷板凳的研发人员走向聚光灯,让他们的努力获得足够的价值回馈,也让更多人才愿意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去。

  魏杰在一场演讲中分享了他看到的变化:“最近我去调研,有一个实验室凌晨2点还没关灯,在继续干活。这个制度调整让个人能获得知识产权所带来的收益,极大地调动技术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个对未来技术创新有巨大的意义。”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 让社会意识到技术的价值,让更多的社会热钱涌入这个赛道,为科技企业补充弹药,推动中国科技行业走向融资自主化和创新自主化。

  科创板面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领域,无一不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投入产出比低且回报周期长的产业。这些科创企业也大都处于技术投入期,也就是烧钱阶段,按照A股IPO规则,它们是不可能上市的。

  而科创板的最高标准是研发能力。

  首批上市企业中,晶展股份、澜起科技、虹软科技、乐鑫科技以及柏楚电子等5家公司科研人员占比达50%以上。研发投入上,中国通号一年的研发投入有13.8亿元,微芯生物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高达55%。

  科创板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科技巨头的孵化器。未来,这些企业中很可能会出现下一个华为、下一个大疆。

  2019年是旧技术的周期末尾与新技术周期导入之间的过渡期,类似于20世纪的30年代和70年代。从美国的历史经验来看,正是前两个技术时代与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推动了美国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

  我们可能正站在新技术周期的起点上。

  2019年,技术正在成为传统企业脱颖而出的利器,科技企业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韧性与活力。

  拿养猪来说。同样站在超级猪周期的风口上,牧原股份成了最大的赢家,雏鹰农牧却被迫退市。仅仅3年前,两家企业还不分伯仲。

  可当雏鹰农牧不务正业,一会儿投资电竞、沙县小吃、互联网、电商,一会儿上演“以肉偿债”“猪饿死了”等一出出大剧时,牧原股份都在专心钻研养猪技术、压缩成本、对抗非洲猪瘟。

  同样靠技术实力,孙飘扬钟慧娟夫妇一个控制A股医药之王、一个手握H股医药之王,总市值超过4000亿,成为2019最强夫妻档;华为和中兴则在被美国封杀的情况下越挫越勇……

  老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的企业,只要专心搞好技术研发,建立技术壁垒,也是遇到什么都不怕。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品牌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