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冒烤鸭到秤盘麻辣烫、生烫牛肉米线,越来越多传统品类在最近几年因创新在全国各地重新走红。
但在内卷的餐饮市场,它们也因“形大于实”,在爆火一时后迅速归于平静。
那么,当下的铁锅炖会成为昙花一现的网红,还是崛起成为下一个东北麻辣烫?
1、东北餐饮全国遍地开花,铁锅炖可“乘风而起”
近年来,一批地方菜开始走向全国:
贵州酸汤火锅在各地开花;云南山野风味在餐饮业形成流行趋势;江西菜也凭借香辣征服多地食客。
在这股“地方菜系全国化”热潮中,东北餐饮也开启了强势突围之路:西塔老太太,熊喵来了、米村拌饭等品牌在外地大受欢迎;在山东济南,从火锅、饺子到拌饭,多个品类被东北餐饮品牌承包……
铁锅炖作为东北菜的细分品类,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大众熟知的品类,正如当年麻辣烫无需过多教育成本就能迅速铺开一样,铁锅炖在顾客认知上先天就具备的大众基础,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等美食几乎妇孺皆知,让其在南下全国化的过程中,不需要教育市场,能快速吸客。
于是,在铁锅炖领域,仅几年时间就涌现出黎明屯、玺炖、山河屯、灶座等门店数量数十家的品牌,有的甚至高达上百家。
2、桌上现炖+食材丰富,人均仅50元,直击顾客“心坎”
有资深餐饮人曾说过,要做“铺天盖地”的大生意,性价比是最好的手段。
所以,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在这基础上成就了千店规模。
这点,铁锅炖似乎同样适用。相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火锅、烤肉人均上百的价格,铁锅炖基本只需五六十元就能搞定,而在三四线城市则价格更低,性价比极高。
另外,和麻辣烫一样,铁锅炖有排骨、大鹅、活鱼、鸡肉等蛋白质丰富的肉类,也有豆角、土豆、蘑菇等素菜,同时还有宽粉、烀饼等主食,食材十分丰富,且产品组合度高,用人均50元左右的价格,就能实现“足量肉+主食+配菜”的搭配,十分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在反预制成为主流消费趋势的当下,铁锅炖现炖现贴饼的经营模式,以及咕噜冒泡的烟火气,也打动了不少追求“新鲜价值感”的消费者。
3、 供应链“卡脖子”,铁锅炖全国连锁化还有两大痛点需解决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尽管铁锅炖搭上了东北餐饮扩张的快车,但要像麻辣烫一样跑出头部品牌,实现全国连锁化,仍需解决供应链与季节性的痛点。
正如英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学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所说,21世纪的竞争已成为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餐饮界同样如此。
目前,铁锅炖行业虽然已有姚稷大铁锅在安徽马鞍山建立养鹅场、山河屯铁锅炖与嫩江“北鹅”签订战略协议,以此来确保供应链稳定,但绝大多数中小门店仍面临食材产地不一、口味标准混乱的问题,整个行业依旧属于“群雄乱斗”的无序发展阶段。
另外,“现炖”本质上仍然是铁锅炖的核心体验卖点,如何在现炖基础上实现规模扩张,依旧是个待解的问题。当然,不少品牌也正往一人食、小锅化等轻量化方向发展,也许未来会有新突破。
而且,夏季炎热不适合铁锅炖,会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也是一大痛点,虽然有品牌通过研发下排风系统破解淡季难题,却始终未形成行业共识。
这种供应链与季节性带来的压力,导致铁锅炖在走向全国连锁化之路道阻且长。
总结:
东北麻辣烫通过口味改良与供应链革命,完成了国民化快餐的蜕变。
如今,铁锅炖正循此路径,以“轻量化”模式打破传统,从产品结构到用餐体验上升级,用高性价比开拓市场。
然而,它面临的供应链与效率挑战,也是其迈向规模性“长红”必须攻克的课题。
唯有如此,它才可能展现出全国化品类的潜力,转为如同东北麻辣烫一样的高频、日常的餐饮品类。
来源:职业餐饮网 三水
共2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