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来看颜值,糖水因为液体少,更容易做造型,更容易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
还有一点很重要,相比茶饮的档口式小店,大部分糖水铺是60平以上的大店,能提供更丰富的社交场景。
从健康、手作、社交空间、颜值等各个方面,糖水都比茶饮更胜一筹。
千亿级规模的茶饮赛道,已经诞生了2家万店品牌,6家上市公司,糖水还有机会跑出大品牌吗?
20万家门店没有千店品牌
糖水能跑出大品牌吗?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糖水品类的全国门店数量超过20万家,近一年新开门店超7万家,但目前还未跑出千店级品牌。
规模Top5的品牌如鲜芋鲜、赵记传承、麦记牛奶公司等,门店数量均在500家上下。
结合多位茶饮人的观点,我发现糖水品类做大还有3个挑战:
1、品类定义不清,还未出现一统市场认知的绝对爆款
有糖水研发的资深人士告诉我,糖水从地域上分为广式、港式、台式、闽式四大类。
其中,广式口感特点是香、醇、糯,以慢火炖为主,如陈皮红豆沙;港式由广式演变而来,奶制品较多,代表产品是杨枝甘露、芒果/榴莲班戟等;台式视觉饱满、咀嚼感强,较多用珍珠、芋圆、仙草,比如烧仙草、爱玉冰;闽式就是甜汤,主打汤清料足,有四果汤、花生汤等。
而这两年崛起的糖水品牌,较多定位为“新中式”,产品形态取各家所长融合而成,爆款以“大满贯”和“白雪冰”居多。
新中式糖水该有怎样的产品体系、工艺特色、风味区隔,其实并没有答案。确切地说,新一代的糖水没有明确定义,更没有统一的消费认知,也没有穿透各级市场的现象级爆品。
正如喜茶奈雪重做鲜果茶、茶颜和霸王重做轻乳茶一样,糖水品类呼唤能创新品类、给出定义的品牌,也亟需诞生如“多肉葡萄、生椰拿铁”这样的现象级爆品。
2、运营成本高,盈利模型能不能支撑更多渠道
虽然糖水的毛利率较高,但普遍是大店,有较高的装修投入和租金成本。
目前多数品牌以购物中心店型为主,且在核心位置,意味着运营成本更高,对单店盈利模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强大的运营能力支撑。
糖水能不能走出商圈,打磨出成熟的街边店、校园店、社区店等模型,决定了一个品牌能否做到千店万店。
3、南北饮食差异大,北方没有吃糖水的习惯
“走出两广,糖水的消费频率干不过茶饮。”
在很多从业者看来,在两广区域,糖水是一个应季而食的品类,每个季节每个节气都有相应产品,老少皆宜,消费频率很高。
两广之外,很多地方并没有糖水的消费习惯,特别是北方冬天寒冷而漫长,“怎么过冬,是很多糖水门店的考验”。
但在廖伟灿看来:“糖水不像中餐,有明确的南北口味之分,糖水是没有门槛的,全国都可以吃。”
也有从业者表示:“现在发达的社交媒体,为很多新品类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条件,毕竟很多人无法拒绝一份漂亮的下午茶。”
因此对于糖水品类来说,在两广以外的区域建立认知还需要一点时间。
结语
10年前,人们的生活中也没有一杯现制茶饮,喝瓶装水才是日常。茶饮用了10年时间,让一杯奶茶成为很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10年,糖水能嵌入到多少人的生活场景,才是这个品类能否跑出大品牌的关键。
来源:咖门 国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