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业餐饮网 三水
“7元吊龙”的狂欢,正被残酷的现实打回原形!
年初,凭借“30秒出餐+高性价比”的模式,生烫牛肉米线店在短短几个月内席卷全国。有头部品牌门店扩张至500多家,签约门店数达700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鲜切现烫”的标识。
然而火爆不到一年,这个曾被疯狂追逐的赛道就迎来批量闭店潮。
南京一家鲜烫牛肉米线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就悄然歇业;社交平台上,“门店转让”、“设备急售”的帖子层出不穷,密集如雨。
昔日大排长队的生烫牛肉米线店,如今正以比烫熟一片牛肉还快的速度,批量消失。
生烫牛肉米线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鲜”风尚未停止,
生烫牛肉米线就迎来了倒闭潮
“鲜”,无疑是今年餐饮圈最猛的风。
海底捞在多城铺开“鲜切工坊”,太二摇身变成 “鲜活”炒菜馆、鲜切鸡肉火锅开始扎堆冒头……而在这股“鲜”食风暴中,生烫牛肉米线凭借“现切现烫”的卖点,一路高歌猛进,在全国开出上千家门店,成为现象级品类。
但谁也没想到,这把火仅烧了几个月,就变成了一堆“闭店灰烬”。
1、闭店潮蔓延:从排队爆满到空店转让
“开店不到三个月就关门。”
上海闵行区梁千千生烫牛肉米线店,红色标语还鲜艳地贴在墙上,店内却早已人去楼空。
这并非个例,从上海、广州到南京、成都,类似剧情正在全国各地密集上演。
南京江宁万达附近一家以“新鲜牛大骨熬汤”为卖点的生烫店,5月刚做完开业促销,7月就彻底搬空了后厨;广州天河北一家曾日日爆满、宣称“十三年米线老手艺”的生烫牛肉米线店,如今大门紧缩,平台上显示“暂停营业”;上海更有创业者投入20多万开店,结果仅运营两个月就黯然退场……
即便是连锁品牌也未能幸免。上海柳州路的阿佑生烫牛肉米线店,开业时大排长龙,如今只剩下玻璃门上“房东出租”四个大字。在虹口,该品牌去年开出的一家门店也已停业。
另外一些商家虽然仍在苦撑,但上座率已大不如前。哪怕地处商场、医院等人流密集的区域,饭点也乏人问津,与周边餐厅的热闹景象形成残酷对比。
2、加盟陷阱频发:创业者的 “速亏” 困局
随着闭店潮一同浮出水面的,是接二连三的加盟纠纷。
今年3月,藏先生支付2.98万元加盟了某生烫牛肉米线品牌,结果开业后日均营业额仅约200元,毛利率低至20%。苦撑三个月后无奈关门,总计亏损了10万元,最后还输了官司。
在常州,有人以10万左右的金额加盟开了一家70平的生烫牛肉米线店,仅干了十几天就着急转让,该店家直言“不知道这么难,自己做了才知道”。
低门槛、高回报的话术吸引大量小白创业者入局后,等来的却不是暴富梦,而是“速亏”结局。
3、转让潮爆发:二手设备成 “退潮” 见证
闭店潮的另一面,是铺天盖地的转让信息和堆积如山的设备抛售。
在 58 同城、抖音等平台上,“生烫牛肉米线店转让” 的的帖子比比皆是。福州台江区一位店主挂出 “接手即可营业” 的转让贴,197㎡的沿街旺铺地处人流密集区,可带品牌转让,却长时间无人问津。
广州某地铁口200米处的门店,虽然人流不断,却难抵周边同类型门店的竞争,最终不得不挂上“旺铺转让”的牌子。
二手市场更是见证了这场退潮的疯狂。10元3张的椅子、400元的三层展示冰柜、原价上万的烧烤炉砍到600元……一批批九成新的设备,最终只能以“骨折价”销售。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