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一片萧条
“2022将全年下行”
事实上,今年以来,美妆行业整体已是萧条一片。
首先,业绩普遍下滑,少则30%,多则“腰斩”。据化妆品观察此前报道(详见《美妆一季度,惨!》),今年一季度,多数企业业绩不容乐观:上游企业3月订单基本为0,产能严重过剩,品牌无法正常运转、业绩腰斩,零售端大规模闭店、单品销量下跌70%。
其次,新品开发骤减、上市延迟。美丽修行开放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新品备案信息同比下滑43%。伽蓝、相宜本草、芙清等多个品牌均在采访中表示,因为疫情影响,新品开发或者上市时间延迟。
某国货品牌研发总监在采访中坦言,很多新产品研发项目的推进会被推迟,产品相关的测试都会推后,包括将要开始的测试现在没法推进,更可怕的是已经开始了的测试,如果受试者不能够按时回访,测试可能就作废了,这些给研发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
再次,裁员潮来袭。一业内人士在采访中透露,目前10%的美妆企业正在裁员,“品牌精简中台,生产端精简生产线,渠道端优化亏损店铺,缩减团队,许多公司都难有获利、现金流出现大问题,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最后,大批企业退出。据化妆品观察此前报道,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启“注销风暴”,截至4月底,全国至少有69家化妆品企业注销了化妆品生产许可证,且部分选择主动注销,原因是“活不下去了”。
鉴于1-4月的“颓势”已经不可逆转,化妆品观察注意到,许多企业已然放弃上半年,“2022年美妆将全年下行”的说法不绝于耳。
一时之间,对于下半年,不少企业失去了规划,“现在谈计划,都是空谈。”一位品牌创始人感慨。
04
“市场向有韧性的品牌聚拢”
“虽然疫情、物流、生产,这些确实是客观阻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恰恰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应变能力,这次618或许就是一个试炼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如其所说,化妆品观察也注意到,那些按照正常节奏参与618大促,乃至在1-4月保持增长的企业,在疫情中均展现出极强的“应变能力”和“忧患意识”。
据安德普泰集团联合创始人&芙清密钥品牌创始人巩军华透露,芙清提前确定了相应重点品,在供应链端做好了准备,比如提前排产、备选工厂的落实等,芙清和芙清密钥的种草进度,也都在按照既定节奏正常进行,预期今年618销售提升30%以上。
同样,相宜本草也通过“快速反应”降低了疫情影响,“3月初疫情在上海造成大规模静态管理前,销售、财务、物流团队提速订单流程,赶在物流全面封禁前全力出货,同时也在全国各大物流仓库做了充足备货,并且工厂已正式复工,全力投入生产。疫情没有耽误618种草布局,从头部主播到各平台的达人都已完成了前期的内容沟通及档期确认。”
面临“疫情冲击”、“公司封控”、“物流停摆”,这些企业仍在积极自救、绝不躺平。“这些挑战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具有强大韧性的企业,反而在这一轮疫情中逆势抢占了市场份额。接下来马太效应会愈加明显,市场会向更有韧性的品牌和公司聚拢。”上述业内人士强调。
这一观点恰与郑春颖的观点不谋而合,“任何困难在百年企业发展的历程中都是短暂的,只有经历过磨难,企业才能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在市场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向百年企业迈进。”
对于美妆行业来说,今年注定是不好过的一年。俄乌冲突加剧的原料价格上涨、疫情带来的物流停滞与现金流枯竭、新规出台后的内部整改,都是压在从业者头上的一座山。“接下来美妆行业或许还将面临新的洗牌,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在市场生存空间中寻求到‘生’的机遇,而这恰是考验企业韧性的时候。”这成为不少受访者的共同语言。
当前环境下,我们只能这样勉励自己: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来源:化妆品观察 文/石钰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