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三季度煌上煌商誉大幅激增
经营压力下,煌上煌也在进行业务调整。光大证券在近期发布的研报中提到,煌上煌正在尝试调整单店模型,新店型已在南昌部分门店推广,单店表现方面获得明显提升。不过调改后的新门店能否切实提升坪效,改善加盟商盈利水平,扭转门店净关闭趋势,进而将其复制到全国不同区域的消费场景中,仍需时间的验证。
传统卤味主业之外,煌上煌近年也在借助外部并购,试图打造新的业绩增量。
早在2015年,煌上煌以7370万元收购真真老老67%的股权,后者主要经营粽子、月饼等米制品业务。2023年,煌上煌进一步加码,再斥资1.11亿元收购真真老老27%股权,深化对该米制品业务的布局。
不过米制品业务未能带给公司预期的业绩增长,2023年至2024年,公司米制品加工业销售量分别同比下滑6.32%、17.62%,对应收入则呈现“先增后降”波动——2023年同比微增5.31%,2024年同比下滑1.83%;今年上半年颓势仍未扭转,米制品销售量同比再降12.2%,收入同步下滑1.36%。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煌上煌因收购真真老老形成的期末商誉账面原值达3977.82万元,若未来米制品业务仍无法改善销量与收入下滑趋势,公司需对该部分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将直接减少当期净利润。
2024年12月,煌上煌还曾筹划收购展翠食品进一步跨界休闲食品行业,但该计划以终止告终。今年8月,公司通过斥资4.95亿元收购立兴食品合计51%的股权,进军食品冻干领域。
证券之星了解到,国内冻干食品市场2023年达到285亿元以上规模,未来五年年化增速将达到13.5%,收购立兴食品或许可以帮助公司降低对单一卤味主业的依赖,弥补米制品业务疲软带来的业绩缺口。
也要看到,冻干食品国内参与企业众多,既有专门的冻干食品食品生产制造商,也有零食品牌企业参与,立兴食品能否在行业竞争下扩大市场份额,进而完成三年累计2.64亿元的净利润,仍需时间验证。前述业绩承诺远超煌上煌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总和,若其业绩承诺兑现存在风险,对标的的商誉减值将进一步侵蚀自身业绩。

今年上半年,立兴食品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和4188.3万元,因立兴食品已于今年9月并入煌上煌合并报表范围,煌上煌前三季度盈利水平的大幅增长一定程度受益于标的净利润的增厚,与此同时,公司应收账款也同比飙升603.71%至1.28亿元,商誉同比激增1394%至3.35亿元,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62个百分点至33.02%,其中公司第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至35.65%,光大证券在其研报中认为,主要原材料仍处于价格低位,毛利率的同比下行,或与立兴食品并表以及毛利率偏低的米制品收入占比提升有关。
来源:证券之星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