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华南城遭香港法院清盘,步入“预料”中的清算时刻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黄指南 深圳报道

  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01668.HK)(下称华南城)终究迎来了自己的清盘宣判。

  8月11日,华南城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份已于8月11日上午10时55分起暂停买卖。随后,市场充斥着华南城于今日举行的清盘聆讯上被香港法院下达清盘令的消息。

  同日午间,据DM查债通消息,因重组方案未能获得债权人足够支持,华南城正式被香港法院宣判清盘呈请并获法院颁令,案件号为HCCW 54/2025。

  直至11日深夜,华南城关于清盘的公告才姗姗来迟。公告内容显示,本公司被高等法院下令清盘,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获高等法院委任为清盘人。

  接近香港资本市场投资者透露,华南城美元债近期交投不活跃,由于发行人始终未出具改善方案,维好方(特区建发)尚未给予支持。

  他续指:“债权人一方面通过上市公司清盘变卖资产,另一方面进行维好诉讼;市场预计起诉维好方案件最早或将于年内开庭。”

  关于如何应对华南城的清盘呈请事宜,《华夏时报》记者向华南城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从“驰援”到“清算”

  自从其美元债违约起,华南城的重组方案陷入漫长的博弈之中,未能得到债权人的一致同意。

  尽管法院延迟了三次聆讯以提供更多谈判空间,最终,华南城在2025年8月11日的清盘呈请中仍未能逃脱命运,法院裁定对其进行清盘,成为自中国恒大以来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房地产公司被清盘的案例。

  “华南城的清盘结果,对于部分债券持有人来说并不意外。”上述人士如是说道。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普遍面临流动性危机的背景下,华南城成为最早获得国资纾困的房企之一。

  早在2021年12月31日,华南城便宣布通过配股向深圳特区建发集团(下称“特区建发”)融资19.1亿港元,引入了深圳国资的入股,特区建发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特区建发多次向华南城提供纾困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内容包括资金注入、资产收购、信用背书以及协助美元债展期。

  除了提供入股资金外,2022年7月,特区建发与票据受托人花旗国际签订了“维好协议”,成功争取多数投资人同意,从而帮助华南城实现了首次美元债展期。

  与此同时,特区建发还以12.57亿港元的现金收购了华南城旗下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0%的股权。

  同年11月,特区建发着手盘活华南城南昌、郑州和南宁等项目,并通过下属公司设立了规模约为110亿港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为这些项目注入资金。次月,又以50亿港元的现金对价收购了西安华南城69.35%的股权。

  2023年3月,特区建发推动华南城与11家银行签署了60亿港元的流动资金银团贷款合同,贷款期为三年,年利率仅为4.7%。

  这笔银团贷款是华南城自创立以来的最大单笔融资,通过置换高息贷款,预计每年可以节省2亿元至3亿元的贷款利息。

  尽管特区建发多维度的纾困努力为华南城提供了短期缓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依然未见根本好转。反而,华南城原已展期的美元债面临二次违约的风险。

  2023年12月4日,华南城发布了关于五只美元债的同意征求公告,计划将这些债务再次展期,并寻求债权人豁免未支付的利息以及过往违约责任。

  然而,此次债务展期并未获得债权人同意,华南城因此向屡次驰援的特区建发寻求帮助。

  2023年12月18日,华南城在公告中向特区建发及债权人同时施加压力,其首先感谢了特区建发持续的支持。随后却转而表态:“如果集团债务发生违约事件,将严重影响特区建发继续为本集团提供支援,并构成进一步支援的重大障碍。”

  上述投资者表示:“此番言辞明显是为了逼迫债权人再次让步,同意债务展期方案,同时施压国资推出新的救援措施,避免企业陷入违约泥潭。”

  直至后续的债券违约,也未见特区建发的下场驰援,反倒是于2024年2月19日公告中明确了不并表、不兜底的底线,并主动与华南城划清界限。

  彼时,特区建发的公告指,其持有华南城29.28%股份,未对其进行并表;对华南城的境外票据违约事件高度重视,保持联系;特区建发经营情况正常,预计该事件对公司的存续债券兑付不构成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城的美元债违约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反应,尽管华南城方面表示自身现金流紧张,但投资者将矛头指向了特区建发。

  由于特区建发此前签署了“维好协议”,投资者认为特区建发理应承担更多责任,甚至在违约诉讼中要求追诉其法律赔偿责任。

  2024年6月,花旗国际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特区建发为华南城美元债展期的义务未履行进行赔偿,索赔金额高达14.07亿美元。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华南城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清盘,成为恒大后最大被清算房企,强化了“无实质进展即司法出清”的先例。

  他指出,法院以重组长期无足够债权人支持为由作出清盘,预示海外投资者将更依赖受托人机制和司法途径维权,谈判层面对“软性支持”和窗口期的容忍度降低。

  在黄立冲的观察中,自恒大清盘案后,香港法院对“拖延战术”的耐受度下移,更强调实质进展与及时披露。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