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高端失速:“内参”收入骤减近七成拖累全局
酒鬼酒主要从事馥郁香型白酒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内参”、 “酒鬼”、“湘泉”三大系列产品,其中“内参”系列定位高端,“酒鬼”系列定位次高端,“湘泉”系列定位中低端。
在所有产品中,“内参”系列是单品中降幅最大的,2024年实现营收2.35亿元,同比下降67.06%,营收占比从2023年25.27%降至16.55%。
据公开报道,2019年,酒鬼酒成立内参酒销售公司,单独负责该系列销售,吸引全国几十个白酒“亿元大商”共同出资加入,从中获取利润和分红,带动“内参”酒量价齐升。2020年-2022年,“内参”系列分别实现营收5.72亿元、10.34亿元、11.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2.88%、80.71%、11.88%。2023年,“内参”系列营收7.14亿元,同比下降38.21%,呈现动销不足特点。
对于“内参”系列收入大跌,酒鬼酒总经理程军在5月2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行业弱周期影响,高端白酒整体需求下降明显,且价格带受头部企业挤压,竞争压力增大。为提振价格,2024年内参品牌对2021版内参进行换代升级,推出内参甲辰版,短时间内内参处于新老产品共存的状态,对内参的销售有一定影响,内参甲辰版实现对内参系列整体的支撑还需时间。
“酒鬼”系列作为营收主力,2024年贡献8.35亿元的收入,同比下滑49.32%。其他系列收入为2.68亿元,同比下降30.84%。唯一的亮点是“湘泉”系列,营收增长7.64%至0.76亿元,但体量太小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补充。
04. 渠道收缩:一年流失逾400家经销商
经销商是产品流通的关键节点,也是品牌触达终端和消费者的桥梁,这对于维持品牌的市场份额和推动业绩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据公开信息,王浩时期,酒鬼酒的发展目标是全国化。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开始,酒鬼酒开启省内、省外同时开拓市场战略;2018年开始,酒鬼酒在湖南本土外,聚焦京津冀、山东、河南、广东、华东、华中等战略市场;2021年,公司1000万级别大商增长24家,500万以上优商增加125个。
根据2021年年报,酒鬼酒经销商数达由763猛增至1256家,这一年酒鬼酒业绩创下高点。然而经销商在2024年出现锐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酒鬼酒经销商数量从上年的1774家减少至1336家,净减少438家。其中,华中区下降最多,净退出超200家经销商,其他地区数量也均有所下降。

对此,酒鬼酒回应称,2024年公司重点工作之一是提高经销商质量,部分低效经销商不再续签合同;另外受行业周期影响,经销商获利难度增加,部分小型经销商主动退出。经过梳理,目前公司整体经销商队伍质量明显提升,稳定性增强。
在行业人士看来,渠道库存积压动销受阻,经销商自然不愿再向酒鬼酒拿货。2024年,酒鬼酒的酒类销售了6623吨,同比下滑32.98%;生产量7097吨,同比下滑22.35%;年末库存量5417吨,下降还不到5%。酒鬼酒则表示,社会库存持续下降,公司成品库存是为了保证销售需求的合理备货。
值得一提的是,存货周转天数作为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2023年酒鬼酒的存货周转天数为873.8天,2024年攀升到1461天,这一数据的变化反映了酒鬼酒面临的严峻挑战。
来源:证券之星 刘凤茹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