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市场认知度低
锦波生物的产品主要通过医疗机构销售,截至2024年12月31日,自主品牌“薇旖美”已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4000家。锦波生物对B端客户(如医美机构、经销商)的依赖加剧。2024年财报显示,应收账款较2024年年初增加44.72%。同时,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尽管营收实现3.66亿元的高增长,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7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承压,部分收入可能被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
此外,锦波生物在C端消费者中的品牌认知度较低,缺乏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的能力,导致市场推广成本增加。据2024年财报,2024年锦波生物“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14亿元;由于业务规模扩大,研发、市场推广、材料预付款增加,预付账款较2024年年初增加109.97%。与华熙生物、爱美客等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品牌相比,锦波生物在C端市场缺乏存在感。其主打产品“薇旖美”主要依赖医美机构推广,消费者忠诚度低,复购率受机构营销策略影响显著。
同时,随着“械字号面膜”“妆字号胶原”等概念兴起,消费者对“械字号”与“妆字号”的界定模糊,对产品功效的认知可能被混淆,锦波生物的“三类械证”定位可能被稀释。
多名大股东减持
截至2025年5月,锦波生物滚动市盈率超60倍,远高于同行业公司(如爱美客27倍、巨子生物38倍)。尽管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速达144%,但2025年一季度增速放缓至66.25%,若业绩增速不及预期,估值回调压力将显著增大。
此外,锦波生物正在加速扩大产能,但市场需求能否消化新增产能仍存疑。若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公司可能面临库存积压、折旧成本上升等风险。数据显示,2024年底,锦波生物存货较年初增加45.68%;2025年一季度,存货由去年年底的9657万元增至1.18亿元;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增加222.13%。
同时,2025年一季度,锦波生物股东减持套现,引发市场对“高位套现”的质疑。2025年一季度,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多名股东进行了减持。其中,任先炜减持57.57万股;何新海减持40万股;刘丽萍减持16.78万股;厦门楹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楹至强债3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减持14万股,下降为第十大股东;中国工商银行-景顺长城成长之星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跌出锦波生物前十大股东队列。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冯皓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