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市场对恒瑞医药期待较大的的原因是,仿制药和创新药是一进一退的关系。现在从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报来看,不仅仿制药承压,创新药增长也陷入瓶颈。
2022年年报显示,当年1月1日起,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瑞马唑仑、氟唑帕利、海曲泊帕等多款创新药执行新的医保谈判价格,医保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3%,加之产品准入难等因素,部分创新药收入增长较慢,个别创新药甚至全年销售金额同比有所下降。
2022年,恒瑞医药的创新药收入81.16亿元。2021年公司并未公布创新药的收入情况。
不过,与年报一起披露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已有好转迹象。
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营收、归母净利润54.92亿元、12.39亿元,同比微增0.25%、0.17%。
销售费连续两年缩减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已经连续两年下滑。
根据历年年报,恒瑞医药在2020年销售费用达到98.03亿元的高度之后,连续三年下滑。2021年,公司的销售费用为93.84亿元,有所降低。
2022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再缩减至74.48亿元,较2021年降幅高达21.7%。
业内人士表示,集采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医院的渠道销售份额,因此,相关药物的学术推广以及员工薪酬等都会随之降低。
而且,随着大量仿制药进入集采,公司也开始缩减销售团队。据恒瑞医药历年财报数据,其销售人员数量在2020年底达到17138人的峰值,在随后两年内开始大幅裁撤销售团队,在2022年底最新数字为10392人,累计减少约6746人,裁员率约39.36%。
除了销售端,恒瑞医药的研发人员团队在2022年的流动性明显加快,在未来或将影响到公司的研发能力。
2021年,恒瑞医药的研发人员共计5478人,到2022年末,公司研发人员人减少了463人,为5015人。
其中,需要关注的是,恒瑞医药的在职博士数量降至579人。据其披露,2022年公司共引进600多名核心人才,其中100多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但在此情况下,公司博士人数整体还减少了69人,这意味着2021年在职的648名博士,大约有170人离职,离职率26%。
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费用下滑也较明显,从2021年的59.43亿元,减少至48.87亿元,下滑幅度为17.78%。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