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当前公司股东情况来看,全球最大生物科技研究公司安进(AMGN.O)为百济神州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8.27%;Baker Brothers Life Sciences为其第二股东,该机构为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基金,其持股比例达11.31%;高瓴资本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2.05%。
而作为百济神州最为忠实的“拥护者”,去年四季度高瓴资本披露的持仓信息来看,百济神州再度成为高瓴资本第一大重仓股,期末高瓴持股市值达12.03亿美元。
自2014年起,高瓴资本便不断“输血”百济神州,2020年7月,百济神州再度向高瓴资本发行70,270,109股普通股,按照每股14.2308美元的价格,高瓴资本单词投入就高达10亿美元,亦是高瓴资本有史以来投资百济神州最大的一笔,其前七次投资总额为3.13亿美元,仅为第八笔投资额的1/3不到。
如今算来,高瓴资本平均持股成本约4.09美元/股,而三地上市后股价翻倍的百济神州也让高瓴浮盈不少。
多方资本“送钱”“送管线”的青睐下,百济神州PD-1在当年最晚进入市场,但其今日市值等于三个信达生物,或5.8个君实生物。
百济神州能在成立初期顺利打入国际市场,其创始人的海外背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曾担任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欧雷强和中国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称号的科学家之一的王晓东强强联手,2010年末,王晓东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与欧雷强共同创立了百济神州。该公司的主要研发方向是针对肿瘤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推动了新一轮生物技术的发展。业内曾形容,百济神州的创建是华尔街精英和中国顶流科学家的合作。
重磅产品撑起营收增长,
强生“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虽当前来看,百济神州尚未盈利,但旗下重磅产品的持续放量,也让这家巨头的造血能力大幅提升。
据百济神州表示,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凭借“同类最优”的优势,作出巨大贡献。
去年十月,百济神州发布公告称,由公司自主研发的BTK抑制剂百悦泽的一项全球3期临床试验终期分析显示,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适应症上,取得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优效性结果。
据了解,长期以来,作为全球首款获批BTK抑制剂,强生集团旗下的伊布替尼独霸市场,作为全球首个全新作用机制的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药物,伊布替尼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近年来,伊布替尼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增长迅猛,2021年伊布替尼的全球销售额高达98亿美元,占据了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绝对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
而这一局面在去年有所扭转。根据强生2022年财报,强生负责的美国以外全球市场,伊布替尼2022年销售额为37.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4%。
而纵观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百悦泽,上年度全年实现销售额计38.29亿元,同比增长172.33%。这款药物已在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等超过65个市场获批多项适应证,美国市场2022年贡献26.44亿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0%。
百济神州称,泽布替尼在美国销售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套细胞淋巴瘤(MC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和边缘区淋巴瘤(MZL)市场的持续渗透。
除此之外,另一款自研药物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亦贡献巨大,上年度改款产品公实现销售额28.59亿元,同比增长73.59%。
除自主产品以外,百济神州的收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合作收入,去年该业务收入为10.87亿元。主要来自于对与诺华制药分别于2021年第一季度就百泽安、2021年第四季度就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的合作预付款进行的部分收入确认。不过,2022年该项业务收入远低于2021年(接近35亿元)。
然而,虽造血能力得到提升,但百济神州销售和管理成本费用一度攀高至13亿美元,销售成本2.9亿美元,目前来看,公司账上现金余额45亿美元,销售费用率近66%,而对比恒瑞医药销售费用率仅仅只有40%,这一意味着公司营收增长的同时需要高销售费用来换。
当下,百济神州仍坚持“死磕”难啃的创新药,而自2024年起,公司预计每年将推动10款以上新的分子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开启新一阶段的研发浪潮,“烧钱”不断之际也能够窥伺到其未来的野心。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