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企
尽管产品收入表现不俗,但高额的研发投入及销售费用仍然没能令百济神州实现盈利。从财报成本项来看,2022年三季度,公司研发的费用约为30.8亿元(4.26亿美元),同比增长21.17%;销售及管理费用约为23.4亿元(3.23亿美元),同比增长19.95%。
百济神州方面表示,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来自员工人数的增长,对药物发现和临床开发投入的增加,建立内部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方面的持续投入,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研发项目相关前期费用的增长。2022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正在进行中的授权引入候选药物研发相关预付款分别为2,000万美元和0美元。此外,研发人员相关股权激励也带来了研发费用的总体增长。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研发相关股权激励支出为3,640万美元,2021年同期数据为3,170万美元。
在销售及管理费用方面,费用增加主要归因于员工人数的增加,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商业化团队规模扩大、专业服务费用提高,以及包括销售和市场营销、市场准入研究和推广活动等在内的外部商业费用的增加。
百济神州素有“医药研发一哥”的称号,其高额的研发费用屡创新高。年报显示,2018年-2021年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分别为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和95.38亿元,研发费用率远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一位接近百济神舟的分析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单从财务方面来看,随着百济神州后续商业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亏损或将进一步扩大。
面对公司盈利能力和收支平衡的质疑,在今年8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百济神州方面表示,公司预计收入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同时,公司专注于管理开支和投入。得益于努力执行审慎的财务措施,公司运营效率进一步获得提高。此外,公司未提供未来盈利指引,目前的战略重点仍然是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建立核心竞争壁垒,布局全球临床开发与商业化。
尽管如此,核心产品的国际化进程还在继续。
11月3日,百济神州披露,欧盟委员会(EC)已授予百悦泽上市许可,批准其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疗法的复发/难治性(R/R)边缘区淋巴瘤(MZL)成人患者。此项批准适用于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和挪威。
11月10日,百悦泽(泽布替尼)已在巴西获批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成人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疗法的复发/难治性(R/R)边缘区淋巴瘤(MZL)成人患者。此前,百悦泽在巴西获批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人患者。
华西证券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百悦泽已在包括美国、中国、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和瑞士在内的58 个市场获批多项适应症,在全球范围内还有40多项药政申报正在审评中,其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临床开发布局, 来自25 个国家和地区的入组受试者已超过 4700 人。
邓之东表示,国内药企出海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抢占先机,经营得当,能够很快打开国际市场,扭转创新药企的业绩状况。但药企出海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还会面临很多困难,如出海时机选择、出海的具体市场、出海产品的差异化定位、国际化经营管理、国际市场竞争、政策法律风险等。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孙梦圆 于娜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百济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