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亏损亦为48亿。
近日,港股上市企业百济神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济神州”)发布了一份《有关“做空”报告的澄清公告》,就此前研究机构J.Capital Research(以下简称“JCAP”)质疑其存在虚增收入、研发支出过高等问题做出回击。
百济神州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处在商业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治疗癌症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公司目前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拥有超过2700名员工,在研产品线包括新型口服小分子类和单克隆抗体类抗癌药物。自2018年8月起,百济神州在美国及香港两地同时上市。
财报显示,2018年百济神州实现收入1.98亿美元(约14.0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85%;净亏损约6.74亿美元(约47.9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23.67%。同期,公司研发开支为6.79亿美元(约4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4%。
时间财经查阅发现,在A股、港股上市的国内生物制药企业中,2018年研发支出超过20亿元的共有百济神州(48.30亿元)、恒瑞医药(26.70亿元)、复星医药(25.07亿元)、中国生物制药(20.91亿元)四家企业。其中,百济神州的研发支出显著高于行业龙头恒瑞医药与复星医药,堪称生物制药企业“研发一哥”。
这成为JCAP的一项指控依据。该研究机构认为,百济神州研发人员的开支畸高,该公司“中国员工成本比我们认为可行的员工薪酬标准高出约6500万美元,研发支出总额是直接竞争对手的8倍。这让我们确信,该公司在其9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获批的情况下,要么存在极度浪费的行为,要么就是虚报开支”。
根据官网资料,JCAP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中国香港,主要为投资者提供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研究以及股票分析等。在此之前,JCAP还曾做空过京东、A.O.史密斯、优信二手车等上市企业。
百济神州方面对时间财经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家同步在国内外开展临床试验的创新药企,“我们的商业布局和临床开发的进展和国内其他公司非常不同,一些行业人士缺乏充分的了解,对此有误解,我们也能理解”。
无自主产品获批上市
2010年10月,百济神州根据开曼群岛法律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2016年2月,公司在纳斯达克完成首次公开发售;2018年8月,百济神州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及全球后续公开发售,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8.70亿美元(经扣除包销折让及佣金以及发售开支)。
截至目前,百济神州自主开发的主要候选药物仍处于临床后期试验阶段,此外公司还在中国销售三种授权许可药物,自2017年9月起公司从这些许可药物中产生产品收入。这意味着,百济神州成立9年以来,至今未有自主产品获批上市。
2019年9月5日,JCAP发布了一份针对百济神州的“做空报告”,直指该公司存在虚假收入、伪造销售、没有特权、可疑收购,及世界上最昂贵的研发人员等多个问题。JCAP认为,百济神州“对比研发费用和临床试验数目,简直是个笑话”。
百济神州在公告中回复称,“我们提供了研发费用对比目前开展的3期临床试验数目的信息。3期临床试验是大规模的比较试验,在研发费用中占比最大。尽管这项指标也不是尽善尽美,但做空报告中贬低的描述也不属实”。
关于药物研发费用,百济神州认为2016年刊登在《卫生经济学期刊》(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上的一篇论文《制药行业的创新:研发费用的最新估算》能做出相关解释,该论文包含了一张3期临床试验的相关费用的表格。

图片来源:百济神州公告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百济神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