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原则》称,在药物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时,应尽量为受试者提供临床实践中最佳治疗方式/药物,而不应为提高临床试验成功率和试验效率,选择安全有效性不确定,或已被更优的药物所替代的治疗手段。换言之,“以患者利益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
对于这份文件的解读,业内人士表示,这份文件将会让那些伪创新药出清。一些CXO公司为了接单,往往采用很老套的方式,去做对照。这对于病人而言,有些新药开发就显得毫无意义,因为新药可能不是临床实践中的最佳治疗方式/药物。而出台的CDE政策强调临床价值为导向,让伪创新药物难以立足。此外,有些CXO为获得融资估值,都去做些不痛不痒药品研发,这导致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这份文件出台也将有助于改善这种现象。
一般而言,制药企业的新药品种,从实验室发现到研发上市平均需要 10 至 15 年时间、数亿美元资金。过长的研发周期及过高的研发投入,在基于研发效率及成本节约双诉求下,诞生了CXO相关企业,这就是产业分工的结果。CXO企业的景气度也与医药研发,尤其是创新药研发支出投入息息相关。创新药企的研发投入又和融资环境息息相关。即宽松的融资环境会催生创新药加大研发投入,使得CXO景气度向上,反之则反。
然而,在美联储等加息预期下,一二级市场的融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医药融资环境呈现出明显收缩现象,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变化最为明显。
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事件共632起,披露的投融资金额为1152亿元,其中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583起,投融资金额67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47%和37%。
融资环境变化使得部分企业开始节流,为使得有充足现金流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其对研发投入也变得谨慎。以三叶草生物为例,其为节约现金流选择暂停相关研发管线。药企的这种压力或又将进一步传导至CXO相关企业,进而影响其业绩增速。
真相三:纯粹涨太高杀估值?
由于CXO过去几年被公认为高景气度赛道。而按照医药投资人大部分策略,集中持仓于高景气赛道胜率更大,也正是这种市场共识,从而进一步将CXO等高景气度赛道估值推高。
不完全统计,药明康德自2018年5月上市以来,三年间最高涨幅超过17倍;同期,泰格医药、凯莱英等也都涨近10倍。而康龙化成自2019年1月上市以来,从最低的每股5元多一度涨至160元/股上方,上涨近30倍,市值最高超过1800亿元。
而随着新政策出台,势必会吓退伪创新,这将进一步影响CXO增长。事实上,相关要求增速去年已经出现放缓。以药石科技为例,去年从2季度开始,增势持续放缓,今年一季度有所上升。药明康德去年Q1、Q2、Q3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1.75亿元、8.87亿元,出现逐季下滑;总收入分别为49.50亿元、55.86亿元、59.85亿元,环比增速也开始萎缩。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CXO相关企业相继发布减持公告。据不完全统计。在去年9月至10月之间,就有博腾股份、凯莱英、药明康德、药石科技、昭衍药业等多家公司相继发布了减持公告。
此外,作为曾经重仓CXO赛道的高瓴,去年三季度大幅减持引起市场高度关注。高瓴曾重仓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和凯莱英,均在其前十大股东行列。而去年二季报开始,高瓴已经减仓。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二季度,高瓴资本退出药明康德前十大股东行列;同期三季度,高瓴资本从泰格医药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退出,也同时从凯莱英十大流通股股东行列退出。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夏虫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康龙化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