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该公司成立康龙化成(成都)临床研究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康龙临床),通过它整合旗下各子公司和部门的临床研发能力。该年,康龙化成还先后收购恩远医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恩远医药)、德泰迈(杭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德泰迈)及子公司,加强康龙临床在定量药理学、药物警戒、医学监查等方面能力。
但临床研发收入虽逐年上升,毛利率却呈下降趋势。2018年至2021年,该板块毛利率为25.33%、24.97%、18.78%、10.31%,四年下来已降15个百分点。对于毛利率较低,公司在2021年报中称,主要是人员超前投入所致。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康龙化成从事临术CRO的员工分别为2208人、3357人,同比增加1652人、1149人。对于人员方面是否会继续加大储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投资时报》研究员表示,2021年公司临床团队扩展较快,规模已达到地域覆盖、服务能力扩展需要,后续人员增长不会这么快。
新业务方面,2020年11月、2021年,该公司先后收购Absorption Systems LLC及全资子公司、Pharmaron Biologics (UK) Ltd(原名Allergan Biologics Limited);且在2020年初选定宁波杭州湾第二园区一期项目作为大分子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基地。但目前,新业务处于投入期,收入占比小、且亏损,2021年的毛利率为-13.84%。
对此,康龙化成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宁波第二园区大分子药物服务平台建设上,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发展药物发现阶段的大分子服务能力,扩大团队,引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拓展服务内容。同时,加快建设大分子生物药中试和生产车间,建立遵循最高级别的国际质量监管标准的质量体系,打造大分子CDMO服务平台,预计2023年完成GMP生产车间建设,建成后方可对外开展服务。
关于毛利率是否转正问题,前述负责人表示,作为公司中长期战略发展的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板块,目前公司还处于投入期。
康龙化成近年来各业务毛利率变动情况

并购下的高商誉
此外,康龙化成持续外延并购,也令商誉大增。
截至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3月末,该公司商誉分别为11.66亿元、20.96亿元、23.64亿元,同比增长473.65%、79.76%、101.60%,分别占年末总资产的9.79%、11.40%、12.67%。其中,2021年因收购Pharmaron Biologics (UK) Ltd、肇庆创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恩远医药、中科灵瑞(湛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康瑞泰(湛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德泰迈,形成商誉期末余额6.19亿元、0.24亿元、0.21亿元、0.70亿元、2.16亿元。
且2021年,康龙化成用于内部建设、外延并购的资本开支为20.93亿元、14.37亿元,同比上升59.05%、30.61%,合计为35.3亿元。在今年7月18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公司表示,今、明年大概资本性支出30亿元/年左右,包括国内实验室服务扩展,西安、重庆、青岛等地布局;大分子CDMO产能建设等。
一方面,资本性持续大支出,意味公司业务扩张中;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作为资本性支出,随着为企业提供的效益,需分期转为费用,诸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从而给利润带来一定影响。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王子西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康龙化成 |